针对性护理对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针对性护理对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观察

孙重源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针对性护理对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观察。方法: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了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共计114例,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的病患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急救措施,给予研究组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0.18%,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1.23%,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5.02±1.07),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2.79±0.58),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144.78±28.51),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28.32±6.43),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心率恢复以及自主恢复呼吸时间。本文同时为针对性护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

前言

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病症,对于人体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该病可以导致病患的血流不能正常的流向心脏,进而导致心脏以及肺部的功能停止。该病的发生较为急促,使得其死亡率较高,如果在临床上不能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则可能会导致病患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的现象,同时该病在急救时非常的繁琐,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积极有效的配合抢救工作,同时也能够进行高标准的工作,从而提高对病患的抢救成功率。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筛选的病患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病患抢救成功率,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了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共计114例,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病患57例,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4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4±3.89)岁;研究组为57例,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6±4.12)岁。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病患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急救措施,首先负责急救的医护人员对于接受的病患先进行病情的判断,随后让其可以处于平卧的状态,将其衣物进行揭开,同时使患者的胸部露出,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抢救,抢救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让病患保证呼吸的顺畅,随后使其呈现仰卧的状态,同时要使其颈部抬高。如果需要对病患进行心肺复苏的处理,应该在第一时间给病患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如果发现病患的病情加重,则可以根据病患的情况添加新的静脉通道,进而在急救的过程中应该精准的判断病患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给予研究组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首先要对病患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严密的观察,增加对病患的巡视次数,能够医疗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并且要能够对病患临床的状态进行评估,例如病患的脸部是否有抽搐,眼球是否有颤动,声音是否正常。同时还应该对急救措施进行增强,依据病患的病情变化对其进行紧急的处理,例如心脏的按压、吸氧、吸痰等;由于该类疾病的发病时间较急所以,绝大多数的病患家属会出现恐慌以及焦虑的情绪,并且要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和抢救工作的效率。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处理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即606570d164c8a_html_6896ac5e1e0a6680.gif ±S。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技术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1.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0.18%,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1.23%,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抢救成功数

成功率

研究组

57

52

91.23%

对照组

57

40

70.18%

注: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5.02±1.07),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2.79±0.58),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144.78±28.51),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为(28.32±6.43),研究组的心率恢复时间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心率恢复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研究组

57

2.79±0.58

28.32±6.43

对照组

57

5.02±1.07

144.78±28.51

注: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1. 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如果患者不进行及时的抢救,则会出现死亡的风险。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应该对其情况进行第一时间的状态,同时针对情况应该立即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相关研究表示,医护人员对于心跳骤停的病患抢救的过程中,应该制定良好的急救方案。如果病情十分的严重,从而一般的护理措施没有办法满足其急救的需求,如果护理人员出现差错,则有可能会对整个的抢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在急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要更加的科学化、严谨化,从而可以保证急救工作更加的高效。而在实际的抢救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拥有足够的专业对急救工作进行支持,进一步还要求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更加的强大。但是目前的医疗系统中,较多的护理人员没有急救的经验,在急救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和医生进行有效的配合,并且立场上不能坚定。而对于心跳骤停的病患需要进行急救,并且要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预判,同时还要对急救工作进行有效的准备。以此来提升病患的生存率,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而言可以给予其一套非常有效的护理模式,其与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比较,这种模式更加的主动,可以有效的获取病患全面的信息,从而使得护理的服务更加的有品质。在本次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所选病患的分组对比研究发现,针对性护理其实是基于患者体征等具体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的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和普通的护理方式相比,针对性的护理让护理人员处于一个主动的方向,主动地获悉患者的临床症状等等,从而来使护理服务更加有品质、更加有效和整体化。本次研究结果就表示,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患者的心率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数据要比对照组的数据更好,证明了针对性护理也对该类病症患者的抢救效果更加良好。

总之,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心率恢复以及自主恢复呼吸时间。本文同时为针对性护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章玉兰, 滕丽君.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057(031):152-155.

[2] 戴玲玲. 针对性护理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 000(018):74.

[3] 张婷. 急诊建立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对急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20, 020(005):78-79.

[4] 张敏. 针对性护理在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v.19(10):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