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用药依从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门诊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用药依从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杨学文,王希钰,张建军

成都市 新津区 人民医院 , 四川省成都市 61143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用药依从率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9年4与至2020年4月间,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用药依从率上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较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自我效能评分上对比,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实验组评分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门诊;高血压;心理护理;自我效能;药物依从性


高血压是老年群体典型的慢性疾病之一,尚无根治的方式,随着病情的发展,易诱发较多的并发症,危害心脑肾等多项器官功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长期服用药物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会造成药物依从性不高的情况[1],导致停药、漏服、多服等不良用药习惯经常发生,影响药物的安全性,降低治疗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应该提升护理干预质量,保证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如下是研究过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共计选取78例,均为2019年4与至2020年4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平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名,女性患者有19名,最小年龄者45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57.83±2.31)岁。

实验组:本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名,女性患者有17名,最小年龄者47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7.75±2.24)岁。

以上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行常规的健康疏导,并做好日常注意事项的叮嘱,监测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

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1)为患者建立门诊档案,详细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家族史、体重、年龄、用药史、过敏史以及有无酗酒、吸烟史等,同时将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明确患者的用药方案(2)由专科护士进行高血压患者的系统性管理,以随访的方式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对于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良用药反应[2](3)对患者进行社区的免费血压测量,并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理解程度,选取不同的讲解方式,以提升患者的认知,使其掌握控制血压的必要性(4)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和血压的关系,以鼓励性的方式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必要时可以通过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此外,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在长期的药物服用下,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够明确合理用药的必要性[3](5)在饮食上,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保证食物的清淡性,遵照低脂、低盐、低糖的原则进行营养的补充,同时禁烟酒、禁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合理的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并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调节身体的内循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用药依从率以及自我效能评分(护理前、后)。

用药依从率:包括完全依从(患者完全接受护理人员建议、情绪稳定,且按医嘱用药)、部分依从(患者选择性的接受建议,间断服药,情绪较稳定)以及未依从(上述均未达到)。

自我效能评分:通过坚持用药自我效能量表观察患者的自我效能认知变化。

2结果

2.1 用药依从率

从用药依从率上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较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用药依从率 n(%)

组别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未依从

依从率

实验组

39

30

8

1

38(97.44)

对照组

39

20

12

7

32(82.05)

X2





5.014

P





0.025

2.2 自我效能评分

从自我效能评分上对比,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实验组评分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自我效能评分 (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9

64.54±4.51

75.35±4.71

对照组

39

64.47±4.24

68.90±5.16

t


0.071

5.766

P


0.944

0.000

3讨论

据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是全球分布最广的慢性疾病,且患有高血压的群体中,仍有一部分人群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治疗,导致预后不佳,成为我国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做好高血压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以此来提升广大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使自身能够积极接受治疗[4]

长期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患者对药物、疾病的认知不够,使得其自身存在较多的误区,而影响药物的合理使用,增加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认知[5],提升正确的认知,改善内心的不良情绪,并在科学饮食和运动的辅助下,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规避影响因素,保证营养补充,从而稳定血压水平,控制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升药物依从性以及自我效能,具备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悦. 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研究[J]. 健康之友, 2019, 000(015):274-275.

[2]刘永芳.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控制率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 2019, 28(05):75-77.

[3]沈志莹, 丁四清, 钟竹青.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量表修订版的汉化及信度效度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7):985-989.

[4]龚艳, 杨莉琴, 张霞,等. 自我效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6):2983-2987.

[5]张尚虹.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 健康养生, 2019, 000(0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