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研究

雒海影

大庆市第四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妇产科护理人员,本次实验在2020年3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实验对象共计38名。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将1、3、5...编号护理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将2、4、6...编号护理人员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之间进行比较,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5.26%及15.79%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护患纠纷出现概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其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降低护患纠纷出现概率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护士分层管理

前言: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别部门,在医院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妇产科患者的相比其他科室患者较为特殊,患者亲属往往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以往工作中,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较为灵活,不能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管理,这种情况下,护理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新形势下,民众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如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成为妇产科面临的一大难题。参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实验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共计38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妇产科护理人员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护理人员年龄集中在24岁至41岁之间,(35.1±4.1)岁为中位年龄,,实验组护理人员年龄集中在23岁至40岁之间,(35.2±4.3)岁为中位年龄,所选护理人员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9名,其余为护士,所选护理人员中本科文化程度共计14人,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护理人员人数为24人,两组护理人员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护士分层管理工作中,妇产科应明确护理大纲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责任意识,以此保证护理人员能够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妇产科护理人员应注意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规范,以此保证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而且妇产科应对以往护理工作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为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应对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能力、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护士进行分层,为后续护理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将护士分为护理专家、责任护师、精通护士及初级护士三个级别,依据分层结果划分护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规范组员的行为。护理小组中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负责不同病情的患者,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及针对性。此外,高级别护理人员应为低级别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此提高低级别护理人员的能力,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较多,主要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主,为了便于分析和对比,将所有数据纳入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整理,在表达计数资料的过程中使用百分比完成,数据检验采用X2完成,而计量资料的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标准差(±)完成,采用t完成数据比较。如果数据比较时存在明显差异,就说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2]

  1. 结果

2.1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之间进行比较,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见表1。

1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

组别

人数(n)

沟通交流

专科操作

安全管理

文书记录

药品管理

对照组

19

16.9±2.8

16.6±2.2

16.8±2.4

16.2±3.1

16.4±0.6

实验组

3019

19.4±2.5

19.2±2.9

19.4±2.5

19.2±2.8

19.2±0.8

t值

-

1.824

1.936

1.814

2.093

5.624

P值

-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护患纠纷出现情况

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5.26%及15.79%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护患纠纷出现概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见表2。

2 两组护患纠纷出现情况

组别

人数(n)

护患纠纷出现人数(n)

护患纠纷出现概率(%)

对照组

19

3

15.79

实验组

19

1

5.26

X2

-

-

5.417

P值

-

-

p<0.05

  1. 讨论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较为理想。共计38例妇产科护理人员参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3]。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之间进行比较,数据相比后者较低,两组组间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5.26%及15.79%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护患纠纷出现概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两组组间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

本次实验表明,护士分层管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降低护患纠纷出现概率方面效果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丁戈.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实际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7):10-11+16.

[2]吴美林,黄冬冬. 护士分层管理对妇科护理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9):203-204.

[3]杨宁.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