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研究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影响

汤忠泽

贵州省息烽县中医院, 贵州息烽 551100

【摘要】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行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62例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双盲法随机纳入普通组与试验组(n=31)。普通组予以常规处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病例的恢复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是96.77%,普通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是80.65%,试验组的病例缓解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分数对比无显著区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显著变化,其中试验组变化数值更多,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疗效较好,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

腰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疾病,脊柱内镜术为当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疗效佳等优势,可快速改善病患的症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1]。但是患者治疗后易于出现腰部残留疼痛、神经根麻木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常规临床多应用止痛药治疗,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锻炼,缓解疼痛程度等,但是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在疼痛影响下患者自主运动能力受限[2]。为了深入探究独活寄生汤加减应用的效果,文章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行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62例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根据分组对照的结果讨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行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62例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双盲法随机纳入普通组与试验组(n=31)。试验组男女比值18:13,年龄26-67岁,均龄(47.04±7.62)岁。病程时长18d-9年,均长(3.16±1.03)年。普通组男女比值17:14,年龄26-68岁,均龄(47.11±7.53)岁。病程时长19d-9年,均长(3.28±0.94)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距,可比较分析(p>0.05)。

1.2纳入标准

(1)患者腰部疼痛,放射至下肢,局限性压痛;(2)均行脊柱内镜术,且术后病情稳定;(3)患者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均资源参与研究项目;(4)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3排除标准

(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精神类疾病患者;(3)资料不全或者拒绝随访的病例;(4)具有药物滥用史、药物禁忌症的病例;(5)消化道出血、心功能障碍的病例;(6)腰椎恶性肿瘤病变;(7)治疗依从性较差的病例。

1.4处理方案

普通组予以常规处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抗生素静脉滴注1d,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d治疗。口服止痛片、甲钴胺片等治疗。指导患者适当锻炼下肢、腰背肌肉,术后1-7d以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为主,直腿抬高训练,腿部屈伸交换锻炼。从30°开始,逐步增加训练强度。直腿抬高训练3-5次/d,逐步增加到5-10次/d,30min/次。术后8-20d减少腰背肌锻炼,主要行仰卧位、俯卧位锻炼,刺激背伸肌肉,基于患者耐受度,从5-10次/d向20次/d逐步增加。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组方:独活、桑寄生、熟地及杜仲各12g,当归、白芍、川芎、牛膝、红花、党参、茯苓及秦艽各10g,防风、甘草各取6g,桂心与细心各3g。血瘀严重,则增加当归、川芎各取15g治疗,湿寒严重,将细辛、防风、独活剂量增加到20g;阳虚证患者,增加牛膝至20g,补骨脂10g治疗;阴虚则增加枸杞子20g,龟板胶15g治疗;痛感强烈者,增加全蝎6g,蜈蚣2只治疗。水煎煮,1剂/d,分2次口服治疗,持续用药4w。

1.5 评价标准

治疗4w后比较病例恢复情况,痊愈:腰痛消失,活动不受限;改善:病例腰疼缓解,支腿抬高可至70-85°,日常生活轻微受限;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病症缓解率=痊愈率+改善率)[3]

应用疼痛自评量表(VAS)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数0-10分,分数高则疼痛感强烈。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比较患者的生活能力,分数0-100分,分数高自主生活能力强[4]

1.6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作为数据统计工具,计量资料t计算,计数资料x2计算,差值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普通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比较

试验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是96.77%,普通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是80.65%,试验组的病例缓解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普通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比较(n,%)

组别

痊愈

改善

无效

病症缓解率

试验组(n=31)

21

9

1

96.77%

普通组(n=31)

10

15

6

80.65%

x2

-

-

-

7.04

p

-

-

-

0.016

2.2 试验组与普通组病例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分数对比无显著区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显著变化,其中试验组变化数值更多,优于普通组(p<0.05)。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普通组病例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60656a3c4d087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分]

组别

VAS

AD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n=31)

6.28±0.89

0.43±0.42

33.72±4.23

81.07±6.13

普通组(n=31)

6.35±0.82

1.59±0.73

33.82±4.11

10.06

t

-

5.73

-

4.57

p

-

0.000

-

0.00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镜术后,易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患者残留腰痛症状[5]。常规临床以西药及康复锻炼为主,但是疼痛缓解的效果不够理想。

本次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是96.77%,普通组病例的病症缓解率是80.65%,且试验组术后VAS、ADL评分均优于普通组。独活寄生汤的加减应用,可通过中药材针对性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组方中白芍、当归可改善脊椎退化症状,芍药、甘草可抗炎消痛,减轻局部水肿、充血症状,清除炎症介质。杜仲可强化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状态[6]

综上报道,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疗效较好,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子健,胡昭端,周晓红,等.通督活血汤含药血清可抑制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焦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14):2148-2154.

[2]袁韩涛,李四波,姜海涛,等.三痹汤加减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1):42-45+49.

[3]韦金忠,凌义龙,沈兴潮.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腰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1):1929-1932.

[4]韩妮妮,卫凌.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4):151-152.

[5]刘志坚,零勇胜,周超,等.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症状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85-86.

[6]徐灵凤,卓高豹,徐晓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康复路径管理措施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03):221-224.

作者简介:汤忠泽(1972-),男,汉族,贵州息烽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