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3


关于临床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段继荣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临床医学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改革。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教育,强化临床实践教学。临床教学的目的是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主要目的是通过观摩实例来培养基本操作技能、验证其学科领域中由虚幻性向实际性知识的过渡,通过这一时段的磨练,让医学生达到临床知识及临床思维能力的深层次拓宽。本文主要针对临床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望与同行之间交流探讨。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一、关于临床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法律法规不健全

  普通高等教育由教育部主管,医疗卫生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由于架构和职能的区别,致使教学和医疗形成两条不同的线条,法律也分别对这两方面进行了单独的阐述。针对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医疗暨教育,治病与教学同步”,法律不能很好的保护在医疗活动中的带教老师和学生,也没有规定患者配合教学的义务。临床实践阶段出于学习的需要而让学生在病患身上的操作缺乏法律保障,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医患关系紧张,这些问题将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配合教学,直接影响到临床教学质量。 

2、多方管理反致管理不到位

  医学人才培养跨越了教育和医疗两个领域,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身兼学生和医生双重身份,顶着学校与医院的双重管理。学校与医院存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不同。学校追求以学为本,考试的手段最终将学生逼回到书本中;医院把学生视为医生,并参照卫生人员法规管理他们,更是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时学生穷于临床劳作,无暇顾及理论的复习。学校管理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问题,而医院却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临床实践,一个管学一个管做,缺乏有机结合,不能达成功能互补。

  3、当前医患关系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医患纠纷也在逐年上升,使实习生的动手机会大幅减少。而实习生操作技术的熟练性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提高。增加实习医生的操作机会必然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增多。加之一些医患纠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一部分患者对医院的实习医生不配合,甚至强烈排斥,有些则直接拒绝接受实习医生的服务,这是现实中存在的表现也最为突出的问题。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不到实践性的锻炼,直接打击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实践的热情。  

4、教育教学基本功欠缺
  临床专业教师均毕业于医学院校,任教前所接受的是医学学科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师范类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多延续师徒制带教培养方式自学成才,特别是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师绝大多数时间精力用于临床诊治工作,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同时兼顾教学工作,更难于抽身参加系统的学习培训,很难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手段运用到临床教学实践中,教学水平难于提高。 
  5、教学能力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医院管理体系更注重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绩效考核往往以医疗业务工作量为中心,教学工作有任务缺激励,教学监管不力,虽然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对教学工作有任务指标,但多以大科室教研室统筹消化,没有具体到个人考核,教学能力评价体系难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临床教师缺乏约束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临床教学,临床教师没有教学热情和积极态度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6、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医学生从单纯的学校课堂到人员复杂的医院,其学习方式、所处环境以及接触的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在临床实习中欠缺学习方法、甚至不能很好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导致医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生活中受到困惑。有的医学生基础不牢,加之面对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不知所措,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这些极易犯错,又怕犯错的心理,最终致医学生对临床实践兴趣的降低。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此医学生只有对临床实习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二、提升临床教学能力策略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对医师也即临床教师的执业要求有《医师法》,而对临床医生参与带教的规范并无明确的法规可依,可供参考的也只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等条文。原卫生部曾设立课题组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调查研究得出可通过部门政策法规的形式弥补空缺,实现对临床实践教学的规范与保护,同时也能对实施者起到保护作用,并明确相关的义务和责任。希望相关部门法规能尽早面世,对临床实践教学进行规范,也行保障责任。 

2、建立全方位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承担理实一体教学的临床教师首先要从“选好苗”入手,挑选热爱教育事业,临床诊疗水平高,具备教师潜质,有主动参与教学研讨教改研究意愿者;其次,建设系统完善的教师分阶段培养计划和丰富多元的培养模块予以保障,加强师德师风、临床教学规范、教学理念与方法、人文素养、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教育,定期举行公开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引入形成性教师评价。医教协同定期开展教学能力比赛和教学工作评比,以赛促建、以评促改,培养骨干树标立杆,全面提升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目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经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制定了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相关激励机制,推出教学医院管理规定、临床教师教学标准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等,有效地保证了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发挥了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临床教学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临床医师自觉自愿投身教学工作。 

3、建立完善的教学活动管理制度 
  (1)教研组教学活动。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带教老师主持,要求各个有实习生的临床科室教学查房一次/周,及时按照要求做好登记;各教研组做好实习生教学活动计划安排,理论小课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带教老师授课,要求每2周一次;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带教老师主持,要求每2周一次;技能操作指导由各教研室根据各自情况安排,按照要求做好登记。 
  (2)实习生入科登记、出科鉴定、出科考核。实习生进入科室,需找对应教学负责人填写入科登记;在科室轮转结束前两天,由带教老师或教学负责人对实习生进行实习鉴定,包括医疗文件书写、平时表现,如纪律、工作主动性、病历书写、汇报病史及回答问题、平时体查等情况,主要完成DOPS、Mini—CEX形成性评价;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考试都安排在学校进行,在临床医院进行技能考核:学生轮内、外、妇、儿等大科最后一个病区最后一周周四至周五的任意一天进行,包括病史采集、入院记录书写和口试等内容,由轮科最后一个病区的教学负责人或带教老师进行考核。 

4、加强临床教学监管 
  教学过程的监控是教学监管最重要的一环,是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特别对于医学生培养来说,教学过程的监控是未来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1)加强教学活动监督。将实习生入科登记、病历书写、教学活动纳入季度检查指标,在检查季度抽查部分实习生入科登记是否完善;实习生病历老师是否有修改;每个星期科室是否安排教学活动,查看教学活动登记本。若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将扣除季度检查分值,直接影响科室季度奖金发放比例。 
  (2)加强实习生评价制度。实习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接受者,加强和完善实习生评价制度,客观收集实习生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的问题,对临床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医院一贯重视学生评价制度,并且不断改进和发展,现我院通过问卷星系统,对每次教学活动进行网上双向评价,通过问卷星系统,我们既可以了解到实习生的出勤情况,又可以得到实习生对老师教学评价的反馈,并对实习生评价反馈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调整和解决。对一些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和福利分配上给予倾斜,鼓励了其教学积极性。学生信息员和学生评教员制度对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5、教学医院加大教学投入
  通过临床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理论与技能,基本掌握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适应角色过渡,由学生转化为专业医务人员。 教学医院要按专业标准建设临床教学实践基地,配备相应设施设备,重视临床师资队伍建设,在大科室基础上成立各教研室。随着临床教学能力作为等级医院评审重要指标逐步落实到位,各教学医院必然逐步加大在人、财、物各方面调配上予以政策倾斜和经费保障力度,激励支持临床教师参与教学授课、教学研讨、学术研究等教学科研活动,主动营造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

结束语

近年来,追踪医学生的毕业质量,“临床实践能力较差”成为反馈的重点问题,想要改变临床教学的现状,就需要不断的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临床实践阶段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也是在此阶段逐步形成的,为由学生转变成合格的医师奠定基础。分析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解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制订提高实践培养质量的有效对策,对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建萍,李朝品,李远珍,等.临床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3):58-59. 

[2]潘晨,张付芝,刘莹.提升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2):18-20. 

[3]王继年,张泓,樊松,等.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45-47. 

[4]王艳华,张立侠,吕淑琴.新时期高等护理教育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10):1314-1316. 

[5] 张碧楠.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9(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