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人本主义内涵及现代效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人本主义内涵及现代效应

谷飞

山东省泰山中学

摘要:马克思实践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其内容与形式更加复杂,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无论是在内涵和思想基础上都是更偏重于人本主义的,无论是涉及到艺术活动和行为,马克思哲学都明确强调以实践为主的核心和基础。在这样的影响下人类生活得到不断的延伸和发展,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将生活与实践作为思想基础,与传统的哲学思考方式不同,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以人为本;内涵;现代效应

引言:

对于传统人本主义实践哲学来说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对其的一种超越,是更加完善科学的以“人”为出发点探索的思想哲学。以“人”为前提来实现探索的意义,在有丰富思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个人,实践这一观点的最高目的和归宿是实现人的思想自由和全面发展。

一、实践概念之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解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传统哲学相比在思考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马克思实践哲学更着重探索人在生活中去实践的关联性。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且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的根本意义。理论与实际不能是在平行线上而是需要有交叉点,这两者需要相互成就,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影响,那么只有在生活中去实践才能够获得这一理论的实际意义。

由此可见实生活实践之中理论与思维是基础,因此人文主义内涵在哲学思想中的体现就较为明显了。凭空想象的思维与理论不是为了去寻求世间的真理,这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得出的意义才是生命的意义。在深入分析实践这一概念后杜德认为实践是超越了功利主义的,是能够在理论学中和政治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活动,但是这也仅仅是一部分,无法对实践的整体概念进行正确而又完整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无法真正的去将感性和理性进行结合,只能够简单的从某一个角度进行理解,因此马克思实践理论是在更偏向于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与唯物主义相反的一种理论。这种哲学概念是马克思所提出站在精神和自然本体特质之上的理论,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他认为在自然界中对立统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一种矛盾的关系也是主体和客体原则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样不同的关系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够将这些原则下产生的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

实践与具体感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在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的主体就是人类世界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这样的结合能够带来更大的力量,感性活动是精神上的力量而实践是一种物质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本体论就是实践出得出的较为明显的意义。也是一种全新的对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的方式,只有不断的在实践中对自我有新的认知,才能获得是对世界的全新认识和理解,才能对于处于世界中抽象的主体变得更加具象化,更便于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尽管时间是在感性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行为,但是与其仍然存在着差距,作为一种总体性的概念实践是在客观和主观之中不断的克服从而获得一种新的对哲学的理解,使其不断的在历史演变中获得更加完整的意识。实践概念的完整性是其总体性的基础,不仅体现了统一和分裂的关系更是超越了世界与人类意识之间,形而上学而又具有指向性的特征。实践则是在这既统一又矛盾的客体与主体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尽可能的去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结合,达成以人为基础实现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具体的概念规定之下实现的,是个人与现实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诉求以及理念不再仅限于形而上方面,而是一种更加宏观的概念。站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角度,对人的生存和行为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是人类生活实践的实际意义的哲学思考。有效的拓展和促进人类生活的实践意义,由此可见,人文主义内涵已经在实践哲学中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哲学意义。

二、实践哲学延伸至现在西方哲学的意义

在19世纪,实践哲学理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哲学遇到的文化危机迫使其积极的向实践哲学进行转变,在以追求可靠性为原则的近代哲学基础上,结合古希腊传统哲学的相关理论,让实践和文化理念得到相应的继承。随着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实践哲学依托近代哲学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使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以形而上学为理论基础获得了新的世界观,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正在形成。正是以这样的哲学观念为基础,让人们更加确信科学可以取代哲学对世界的解释,在这样一种情况的驱使下,才使得传统的哲学观念得到了转变,哲学家们为新的哲学观念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新的哲学术语和问题正在萌芽。

现代西方哲学通过新的实践哲学方式正在改变传统的哲学方向,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无意建立起实践哲学,但是这样的哲学最终的导向却是实践哲学在传统的哲学中人被设定为理性的生物,虽然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理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完全理性本身是不可实践的,传统的理性论是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认识,而随着事物的变化,经验已经不足以去概括在生命活动中发生变化的样态。作为实践基础的理性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被发现是不可实现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是需要感性思维加以统一,才能让身体和意识在人的生命实践创造中得到统一。

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奠定了现代实践哲学既要保留理智活动在社会交往中的基础性,也要关注以人为本的感性思维在实践中的必要性。正是在这样的构建下,实践哲学才能更加有生命力的展现,不断完善人的生命活动,不断拓展人类生命的意义,通过人类自由的生命活动体得到展现,最终构建出人和自然世界的统一。哲学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提出哲学理论是需要将其运用到人们实际的生活当中,因此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结束语

通过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理念而发展出的实践哲学观,能够更好地将人类活动与哲学理念统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通过探索现实世界中人的出现、发展、生成、分裂和统一的根源,更加体现了其人本主义的特征,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的探索,可以找到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参考文献:

[1] 龙玲. 马克思实践哲学革命背景及当代诠释[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3).

[2] 鲁绍臣. 《资本论》对现代性危机之迷的揭示及其实践哲学内涵[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9(1):62-70.

[3] 刘双喜. 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D]. 2019.

[4] 双修海, 肖凤良. “实践”概念的哲学意蕴——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马克思实践观辨析[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