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李嘉辉 周雷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花园学校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创建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研究技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科学活动时,不仅要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适当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达到良好的科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力量,离不开高素质科学人才的贡献,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提升其科学文化素养尤其重要。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创新教学形式,丰富科学教育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中,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开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教学水平不够等等,减缓了新课改的步伐,文本就当前小学科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为有效的科学课堂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一、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科学文化课程,教师应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对科学文化的掌握程度,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其次,为了顺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积极鼓励学生完成课堂和课后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流程走,为有效的科学课堂铺平道路。小学生的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创建相关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积极地参与分析和研究科学问题。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点,并据此联系教学内容,不断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以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接受高质量的知识教育,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用特定的图像或PPT为学生展示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研究“岩石和塑料泡沫两个物体会沉入水中还是漂浮在水中”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VR技术演示放置在水中的石头和塑料泡沫的现象,有趣的问题、清晰的图片和先进的技术展示,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看到石头沉到底部,并且塑料泡沫漂浮在水面上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恍然大悟,也会有想继续探究其中知识原理的欲望,最后,教师可以使用模块化的微课视频来详细说明其中的科学知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让科学课堂有趣且有效。

三、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科学课本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许多学生不可避免地在课堂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如果问题一直不解决,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应注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面包发霉”,在学生了解主要学习内容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阶段面包的形态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介绍本课。然后,教师展示学生在本课中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PPT课件,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通过本课堂的学习应该学习到什么知识,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在正式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的面包形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到面包从成型到变质的整个过程,并与学生讲授其中的原理,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课堂最后,教师应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科学课堂更有效。

四、指导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以后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而且不容易理解,虽然教师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学生可以理解,但是缺乏思考过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时间一长容易遗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并且主动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长期下来,学生将会逐渐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例如,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由于与灭火有关的内容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些燃烧方法和灭火方法。每个学生的想法是不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能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也能取长补短,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实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当学生不了解或争论特定的科学现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以得出结论,增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应鼓励学生通过科学实践学习科学知识,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解释“如何加快溶化速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提前备好的杯子、方糖、计时器和其他工具进行实验,以证明结论。在每个小组独立计划了实验步骤之后,让学生开始集中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总体可得出一致的结论,即“糖块在热水中能迅速溶解”。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记住这些知识,而且可以逐步促进他们科学实验能力,树立科学实验思维。

六、拓展生活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实验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其对生活规律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为指导,逐步进行研究活动。但是,仅课堂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扩大实验项目,扩大课堂以外的研究活动,以此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知识,并鼓励他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科学秘密,通过发现新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发现小动物”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爱好开始,让学生先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观察这些小动物生活习惯和生长特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物世界,并指导他们通过视频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惯、生长发育规律等等。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要爱护小动物,提醒他们在观察、发现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丰富了科学知识,又能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助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想要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站在时代发展的前端,立足学生发展,提高自身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勤提问,逐步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洪霞.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2018(2).

[2]魏园.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8(11).

[3]钱春泽.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