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0
/ 2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初探

李晓燕

广东省化州市第九小学 525100

摘 要:随着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的建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老师和父母需要共同努力,以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只有大家携手进步,才能将留守儿童的档案建立得更加完善,以促进教育和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教育教学

成长档案是老师、家长用来记录留守儿童不同阶段不同表现的档案,是对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学习的动态记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思想发展和学习状况等有全方位了解,以针对不同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促进留守儿童综合发展,提升教学效率。为培养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纳入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是十分有必要的,成长档案的建设则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必要性

(一)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的缩影实现参考作用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是对留守儿童成长过程的详细记录,它不仅记录了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活动,也体现了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留守儿童长期成长过程的缩影,对于留守儿童成长过程的研究和回顾有参考的作用和意义。

(二)作为留守儿童成长中自我价值评估的根据

留在后面的儿童成长档案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成长数据以及教师和父母的观察记录,这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个性和成长的更全面和具体的记录。对孩子自己的成长档案进行排序和审阅将有助于他们更清楚地理解、检查自己,激发自己的个性表达,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将其用作努力的方向。通过使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作为孩子的自我分析和自我价值的依据,可以使孩子的自我意识与自己的性格保持一致,并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二、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研究

(一)明确成长档案的建设依据

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班级为单位接受日常管理和各种知识的熏陶,最终形成思想价值观念及对各个学科的初步认知。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教师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多是以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对留守儿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只是留守儿童一个阶段的表现,无法对其整个学期的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小学阶段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对留守儿童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作为家长也需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学习情况,以实现有效沟通,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建设就凸显出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能够将留守儿童的学籍、成绩、活动剪影、兴趣等都网罗进来,具有广泛性、专一性、保密性、变化性等特点,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进行记录,让留守儿童、教师、家长对留守儿童的表现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在留守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及时改变教育教学策略,及时和留守儿童加强沟通交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以多元化方式推进信息搜集与整理

1.通过主题活动开展搜集整理

留守儿童成长的表现是动态化,在搜集信息建设成长档案的过程中,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搜集,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信息搜集是重要手段。成长档案的建设是针对所有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不一,信息搜集需要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搜集,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依靠教师个体的力量不能完成档案的建设,还需要家长和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如在对班会中以“请你认识我”为主题开展活动,从这个活动出发来搜集留守儿童的信息充实成长档案,这需要对留守儿童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评价以充实成长档案,这个时候需要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对每一个留守儿童进行点评,留守儿童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家长也要从家长的角度对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从教师、留守儿童、家长三个角度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活动结束之后,可以将这次班会中所搜集到的信息录入档案中,为留守儿童后续的发展发挥作用。

2.着手开展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开展信息化建设首要问题是配备完善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对于设备陈旧、损坏等情况,应安排专项经费进行设备更换、升级,以免因设备故障造成档案信息泄露、丢失及损毁等。此外,采购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委托专业的系统开发公司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设计符合学校档案工作需求的档案管理系统,系统应具备信息录入、信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传输等基本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特色功能,提高档案工作效率。要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学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建立有效对接,将归口不同部门管理的数据信息集中到档案管理系统,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快速性。当然,在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档案信息的更新与维护,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安全防护,避免因病毒和黑客攻击造成信息外泄。

(三)有效实现留守儿童自我管理

留守儿童创建成长文件主要是为了记录留守儿童的成长,这需要留守儿童本身的参与,以及教师和父母的参与。通过档案,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回应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问题,调整教育和教学方法。对于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文件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成长档案是一个过程,显示了留守儿童的垂直发展。教师可以正确显示记录在文件中留守儿童的表现。留守儿童可以通过查看先前的文件来查看先前的表现和进,及时反映自己​​的行为,以纠正错误的行为。教师和家长还需要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指导他们,鼓励他们,激发留守儿童的兴趣和热情,实现他们的持续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实现育人的重要手段,让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的育人理念,丰富档案管理的育人内涵,拓展档案管理育人形式,形成综合全方位育人格局,才能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档案管理的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平.脚踏实地一步步每天进步一点点: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使用与管理[J].黑河教育,2015(3):16-17.

[2]邹小玲.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09(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