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育契机,引领学生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把握教育契机,引领学生成长

殷彩娣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 510800

摘要:教育契机是激发和唤醒学生自爱的契机,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契机。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应随时认真观察学生,适时把握教育教学契机,用爱心去营造一座座与学生沟通、信任的心灵平台,帮助学生,关爱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契机;方法策略;培养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皆教育。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从日常工作的细微处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当学生不诚实时,是最佳的唤醒和激发学生自爱的契机;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疑惑不解时,是最佳的开发学生智能的契机;当学生自信心不足时,是人文关怀最佳的时机。契机,稍纵即失,要靠我们去捕捉。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应随时认真观察学生,适时把握教育契机,用爱心去营造一座座与学生沟通、理解、信任的心灵平台,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使学生敢于走近你,愿意向你倾诉。

一、巧抓教育契机,激发后进生自信心。

卢勤老师说:“学习中厌学的孩子,是在学习上没有成就的孩子,如果他有成就感的话,他就会不断地努力。”所以老师应当重视孩子那种成功的感觉,重视学生的成就,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成就,老师都要很在乎。你在乎了,他也在乎了,就会不断地努力。

班中的霍晶晶同学是个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为了鼓励她好好学习,增强自信心。我想了很多办法,可没有什么效果。这学期由于疫情原因,学生要在班中进行午休,要选出小组长进行管理。时机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帮助孩子的办法,于是积极鼓励孩子报名。孩子勇敢地站上讲台,开始了尝试管理同学第一天的午休,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安静地午休,很成功。放学后,我趁机找孩子谈话,让她说说做小组长的感受。晶晶说:“老师,我第一次做小组长,很紧张,也很开心,第一次管理同学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原来我也能行。”我趁机鼓励她:“孩子,了不起,第一次能做得这么好,老师为你点赞。学习上也要有这种勇气,定能攀上学习的高峰,相信自己,你能行!”孩子开开心心地回去了,望着她的背影,我知道:信心已经在她的心中扎根,新的改变从此开始。

“人有目标的时候走得快,没目标的时候走得慢。”教师应该给每个人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成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把很烦琐的事情分割开来,当作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成功机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自己的“成功”。比如有责任感的孩子,让他管理班级;活泼好动、体育技能好的孩子,让他带操;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当语文科代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大胆挖掘学生,大胆放手学生,定会有成功的收获。

二、巧抓教育契机,疏导学生心灵。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有了爱,也就有了教师职业的一切;作为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教师要及时捕捉各种契机,以平等宽容之心爱学生,才会温暖学生的心田,照亮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我班的罗梓轩同学是个机灵的孩子,但是很怕吃苦,爱乱发脾气,心里受不了委屈,老是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为此,我很头疼,如何转化这个孩子,帮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心理变得坚强呢?我一直很细心地寻找教育他的机会。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罗梓轩又在堂上大哭大闹起来,原来是同桌说他不专心听课,会被老师点名扣分,导致四人小组不能得到优秀小组,所以他就觉得很委屈大闹起来,说:“你们都欺负我。”课堂完全被打乱了,课没有办法上了,沉思了一下,我觉得何不利用这契机对他进行教育,于是,我故意顿了顿,说:“小菲同学,你真的很关心梓轩同学,也很爱护你们小组。可是如果你能轻声地提醒梓轩,老师觉得他肯定会接受。因为他也是积极向上的好同学。好吗?”小菲同学点点头,愉快地接受了批评。偷偷地看看罗梓轩,发觉他委屈的情绪少了,也坐得端正了,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我也有错,其实我没有专心听课,我不对。既不尊重老师,又导致同学们没有学到新知识。我以后再不犯这样的错了。”说完,向老师和同学们鞠了一躬。同学们也纷纷安慰他,整个教室里一片暖融融的场面。抓住契机,转变孩子,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教育孩子,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给孩子一片美丽的晴空。

三、抓住机遇契机,触动学生心灵。

俗语说得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契机的眼睛,利用好每一次教育的契机,把握时机的关键,触动孩子的心灵,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那天,我正在讲解一道阅读题—《扣子》。这篇短文讲的是一位工作很忙的儿子抽时间回家看望母亲,儿子是单位的领导。第二天早晨,司机已经在家门口等着接他去上班。就在他离开家的一瞬间,母亲发现儿子的扣子有点要掉下来的样子。于是,母亲让儿子不要脱衣服帮他钉扣子。当年老的母亲弯下腰帮坐在椅子上的儿子钉扣子时,儿子猛然间发现母亲的脸上多了很多黑斑,头上也有了很多白头发。儿子瞬间有了温水浸过的感觉,他感到已经很久忽略了母亲对他的爱。于是,他让司机开车走了,自己留下来陪伴母亲。

刚读完这则阅读,班中一个叫李荣轩的孩子不自觉地说了一句:“好感动呀!”。看来,这个故事触动了孩子的心弦,他和这个故事有了共鸣。我听到了,知道教育孩子的契机到来了,立刻放下书本,来到孩子身边,轻声问他:“孩子,你为什么觉得感动呀?”孩子眼眶湿润了,慢慢地说:“是因为母亲对儿子的爱深深打动了我。”原来他在上学期因为被车撞伤了腿,整整在医院里住院三个月,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在照顾他,爸爸妈妈又要上班,下班后又要匆匆忙忙过来照顾他。这一切,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遇到相似的情景,孩子感动了。我赶紧抓住这个时机,放下书本,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听了荣轩同学的故事,相信也打动了你,谁来谈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父母真的很辛苦,我们应该懂事啦,不要让父母操心,学习上自觉认真,学好知识,长大孝顺父母。”有的说:“我以后再不淘气啦,回家后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没有那么累。”有的说:“我以后再也不让妈妈帮我检查作业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到这场面,我知道感恩的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中。教育就这样润泽孩子的心灵,触动孩子的内心深处,思想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受,真正从思想上触动他,从行动上改变他,比一万次的说教更有实际意义,达到了思想育人的境界。

四、巧抓教育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班主任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往往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谈话,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顽石”。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细心观察到他们情绪上的变化,把握他们的情感走向,把握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教育。

班中的刘彬多同学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同学,成绩较差,经常因为小动作多,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导致同学间的关系很差,同学们对他很有看法。在一次学生访谈中,我发现这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于是鼓励他进入学校的航模小组,他非常有兴趣,学习的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改变。参加了区的航模竞赛后获得了一等奖,他很有成就感。从此,他的语文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

睁大一双慧眼,多观察孩子;敞开一颗心,多关怀孩子;开动脑筋,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我相信:只要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发挥我们最大的教育机智,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实现最大的教育实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