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张丽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摘要] 目的分析及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2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病患进行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性护理;对实验组病患进行的护理方式是:创新型护理,比较2组病患的心理状态和并发送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病患的SDS、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2)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的低(P<0.05,X2=5.5556)。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可以采取创新型护理的干预方式,该护理手段可以改善病患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创新型护理;药物依从性

1 前言

临床上发现,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经治疗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病率[1]。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治疗此病的有效方式主要是抗病毒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很多病患服药时不遵医嘱或不经过医生的同意就停用药物,致使肝功能恶化,影响预后。再加上长期服药和治疗给病患的心理带来巨大负担,出现不良情绪。所以,为提高病患的依从性,临床上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型护理干预。本课题通过对实验组病患施以创新性护理干预,以分析及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情况作如下汇总。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2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10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范围在46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8±3.22)岁)和10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在47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95±3.36)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研究的200例病患均是自愿参与本课题的检查,患者及其家属清楚课题的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病患进行的护理方式:常规性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住院期间对其常规检查,密切监测其疾病情况,对病患正确服药加以指导,告知病患需注意的事项,为病患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此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常识。

对实验组病患进行的护理方式:创新型护理。首先为病患指定个体户的护理干预方案,指导病患合理饮食,嘱咐病患在饮食时,需要注意哪些。二是指导病患定期运动,并将其运动量和时间控制在合适范围。三是为病患制定休息时间,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四是对病患的药物进行干预,告知病患正确用药时间及方式,注意事项等。四是心理干预,关心及了解病患的心理状态、情绪,随时与病患进行沟通交流,以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2.3 观察指标

2.3.1 比较2组病患的心理状态

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分析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明病患越焦虑、抑郁。

2.3.2 比较护理结束后,2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并发症有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和出血三种。

2.4 统计学分析

课题所设计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6.0[2]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605c3accdf425_html_6e84060ac6389635.gif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皮尔森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P<0.05视为相关显著。

3 结果

3.1 比较2组病患的心理状态

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前,两组病患的SDS、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实验组病患的SDS、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1比较2组病患的心理状态(605c3accdf425_html_6e84060ac6389635.gif,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100

54.67±3.94

41.18±3.27

56.45±5.95

37.04±5.07

对照组

100

54.49±4.04

51.91±4.49

56.78±6.38

53.95±6.27

t值

-

0.3190

19.3175

0.3783

20.9714

p值

-

0.7501

0.0000

0.7056

0.0000

3.2 比较护理结束后,2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比对照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15)低(P<0.05,X2=5.5556)。

2比较2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电解质紊乱

上消化道出血

感染

发生率

实验组

100

2(2)

1(1)

2(2)

5(5)

对照组

100

4(4)

6(6)

5(5)

15(15)

X2

-

-

-

-

5.5556

p值

-

-

-

-

0.0184

4 讨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经治疗后会发生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并发症[3],致使治疗结束后,病患的病情会呈现反复性发作的现象,不能治愈,严重者,病患可能会面临癌变的危机,影响病患的精神状况,时间一长,会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患康复。为治愈病患,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施以协助性治疗-创新性护理[4]。本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组病患的SDS、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2)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的低(P<0.05,X2=5.5556),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

5 体会

综上所述,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可以采取创新型护理的干预方式,该护理手段可以改善病患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石艳杰.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18.

[2]樊慧丽,朱迎,董丽.专科品质指标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护理品质的影响 [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3):51-53.

[3]王慧玲,张士翠.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8):261.

[4]石艳杰.创新型护理干预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0):255-256.

[5]穆艳华.个性化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J].中国社区医师 ,2017,25(23):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