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玉杰

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中医院 河南 西平 4639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的临床护理的临床疗效、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采用临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加深健康知晓率,加强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病因是肺组织容积扩张和弹性下降,肺气肿发病率高,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肺部慢性疾病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甚至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病情久远,反复发作,不同病程治疗方案不同。同时,应加强有效、有序、及时的计划性护理,改善预后,确保患者的安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龄在64岁到83岁,平均(74.2±2.7)岁,对照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65岁到82岁,平均年龄为(74.3±2.6)岁。肺气肿合并肺心病14例,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15例,单纯性肺气肿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症状,并自愿签署本实验的知情同意书,排除身体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建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小组,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均可参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的评估结果,建立护理程序框架,并与医疗组讨论和认可相关内容。以时间为纵轴,开展入院检查、诊断、健康教育、运动指导、护理干预,以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出院计划等有效的护理方法为横轴制定时间表,详细如下:

(1)办理入院

在办理入院手续后24小时内,护士和患者介绍了医院环境、责任护士、护士长、主治医生、科室规章制度,并保留了医务人员的联系方式,以备急用。

(2)住院期间

入院后3天内:通过发放健康卡、设立宣传牌等方式,介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概念、临床表现、各种检查目的、治疗用药、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作用。另外还有氧疗、正确规范用药(尤其是吸入性用药)、呼吸锻炼和感染防治方法是教育的重点。建议患者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适当运动,指导吸氧时间和肺功能锻炼方法,有利于排痰姿势和有效的排痰技巧。成立由护士、主管医师、主管护士、护士长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护理干预路径的指导、培训和效果评价。护理干预路径由各级护士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对符合实验要求者,责任护士应在进行入院教育时告知其路径流程图,并说明住院所需费用和时间,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

(3)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改善不良习惯,强调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加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内容,发放出院指导卡。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各症状完全得到改善;有效:各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无效:各症状无缓解反而加重。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护理方面的工作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超过95分为满意,75-85为一般,65分以下为不满意。

(3)健康知识知晓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评估患者对疾病有关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满分10分,分数越高,掌握越好,低于3分以下为尚未掌握。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p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为检验,若P<0.05,两组则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采用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临床疗效为93.33%,对照组为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为76.66%;观察组健康知晓率为90%,观察组为73.3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良好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是一种可预见的、有计划的护理模式,它能向患者明确护理计划目标,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护理实践为基础,能显著提高单病种护理质量,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评价标准。改变了传统的以经验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将健康教育知识和基础护理纳入工作日程,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有助于护士克服跟风和盲目性,明确护理责任。护理管理者可以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治疗过程较为漫长。良好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是一种可预见的、有计划的护理模式,能向患者明确护理计划目标,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4小结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玫,杨舒,石惠.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J].医药,2016,000(004):00070-00070.

[2]吴丽珍,孙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

[3]姚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v.18(08):205-206.

[4]张蕾.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年37卷4期,476-477页,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