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探究

柯旭程

茂名市电白区水东街道前进小学 广东 茂名 5254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课堂的优化与改进越来越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堂现状和改进展开研究,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改进优化策略。

关键字:小学数学 教学探究 教学优化

引言:新课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教育界开启了新的篇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愈发凸显,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有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启蒙学生逻辑思维,为学生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责任。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成为教师们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挑战。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许多教师仍以自己为主,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角,从课堂到课下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都牢牢把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同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消极情绪,抵触数学学习。而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理解能力较差、人格尚不成熟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的建立和完善,让许多教师十分头疼。由于唯成绩论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数学教师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数学知识点学生是否理解透彻,常会导致数学课堂中出现学生并无法真正灵活运用该知识点,即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学懂、学通这一知识点,然而教师却由于疏忽或急于求成而并没有对学生予以重视,不仅使学生的数学基础无法夯实,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欲望不断降低,还使数学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此外,由于部分教师仍然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反复做题,即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数学概念,这也导致学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盲目死记定理与公式,使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丧失的同时,也使学生无法理解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更加重了数学课堂的机械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改进策略

(一)落实生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于课堂的概念就停留在听老师讲这一步,非常容易忽视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如果不对思维能力加以锻炼,很可能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注意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布置一些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带着疑问上课,才能时刻紧跟教师思路,教师也便于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同时,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长方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有点什么关系?”,让学生讨论和作答,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分析其他同学的答案,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之路打下基础。

(二)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源泉之一,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便可以主动进行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消除知识与生活的隔阂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课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或是精心设计的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小故事作为课程的开场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入即将要讲授的课堂知识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得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思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摒弃传统枯燥的题目,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为框架,融入当天讲授的知识,比如“汤姆为了捉杰瑞来到了一个长为8宽为4的长方形跑道上,跑完一周才能捉到杰瑞,请问他要跑多远?”故事形式的习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愈发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提前找一些与要讲的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在课程开始前播放给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更容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思考问题。同时,可以合理使用手写板等设备,提高板书效率,最大化课堂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上台写出问题的答案,手写板相较于黑板,更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发挥,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朝着阳光开朗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ppt中插入一些多媒体动画,在课程讲到一半时让学生看到,学生便会再一次提起注意力,一直保持在专注和活跃的状态,更有利于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愈发觉得数学课堂是快乐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心智尚不成熟,虽然精力旺盛,但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很容易使学生认为课堂是枯燥的,抵触课堂纪律,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来约束学生,奖励学生,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任务。在传统模式的数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很容易忽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思维能力欠缺的特点,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受到阻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设置奖励,比如一块糖或是一个小玩具,来奖励回答上来的学生。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在调动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点找到答案。同时,受到奖励的学生除了学习了知识外,还受到了鼓励,成功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有利于学生阳光开朗的性格的培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设置实际情景和趣味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创新教育方法,完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学生,提高数学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茜,蒋洪,熊应龙,李晓平,罗燕.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04):42-45.

[2]陈卓.互联网资源在小学数学高品质课堂建设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1(02):25-27.

[3]潘海燕,黄兴.“现代生活·情智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教育科学论坛,2021(0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