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新时代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也说新时代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袁利盛

湖南省汝城县教育局 湖南 郴州 424100 


提要:文章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全面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基础教育

水平、配合建设新型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的意义进

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时代;办学条件;意义


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历史重任。而要实现教育的历史重任,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办学条件是一所学校赖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一、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指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党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总结教育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教育事业行动指南。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兴衰成败;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需要良好、均衡的办学条件作支撑和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好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中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途径能否顺利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坚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通过各种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地、明显地改善,才能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

二、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是促进区域教育公平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教育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但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全面改善欠发达地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保证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有为作法,更是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有利于推进均衡公平、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共同繁荣。

三、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是全面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校园世界是充满文化意义的生动世界。要想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必不可少。要在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学校硬件条件和软件设施的基础上,开展整体设计规划,补植花草树木,增设人文景观,改观学校的生态环境。在校园醒目位置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久性宣传牌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针对各个建筑不同特点进行特色挂牌命名;内外制作张贴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行为规范准则、哲理小故事等。这些文化要素的布设,能够使校园文化意蕴有了升华,基本具备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说话、育人的特质,提升校园文化意蕴。

四、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是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需要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要善于统筹学前教育资金,重点向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扩大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要全面改善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着力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切实保障义务教育。要加大普通高中的经费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和提高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全面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支持力度,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培训质量,强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五、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是配合建设新型农村的需要

新时代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办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培养新时代的农民,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能刺激农村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打破农村闭塞的状态。加强农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发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中心的重要功能,不断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规范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乡村学校文化的辐射作用,将农村学校打造成为传播知识、物质交流、信息交流、文化交流、科技推广的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的幸福感。

六、新时代改善办学条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既能很好地完善教学设施,也必将适应并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从产业转向公益,以及从重点发展某一地区或某一类教育,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路径,能保证大多数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培养更多数量、更好质量的人才,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丹、曹征.改善薄弱校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公平.人民日报,2016-9-27(13).

[2]翟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中国教育报,2019-9-16(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17AZXX014)、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财建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CJ19364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