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三语文的复习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浅析初三语文的复习教学策略

周扬

房县沙河乡初级中学

摘要:初三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个学习阶段,此阶段的教学开始以复习为主,将之前的整个学习内容做一次回顾和知新。在初三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渐渐加重,对于课堂知识点缺乏有效的结构把控,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复习的知识点清晰可循,增强复习攻略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三语文;复习;兴趣激发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要获得语言信息,更是为了交际应用。近些年中考对语文考查以及教学扩展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因此,在复习阶段要注重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阶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哪方面有欠缺;应该用什么方式给学生做最后的提升;学生在复习结束时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要有规划。

一、重温教材,巧用思维导图理枝蔓

复习虽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完整再现与回顾,但是复习仍然必须要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中轴线。思维导图以图形形式进行记忆的方式,能够从整体上将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与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大幅提升学生识记的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各种语文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类型较为明显,主要可以分为戏剧型、小说型、散文型和诗歌型。这些类型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清晰的知识脉络中厘清自己要复习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需要背诵的古诗词作为复习的重点,将其题目和需要背诵的古诗词一起列入思维导图当中,将其分成思乡诗、边塞诗、抒情诗、写景诗、送别诗等,然后让学生对每一类古诗词的主题情感、内容描述、文体特点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复习归纳的知识结构图去发散、联想基础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抓住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出教材知识脉络。依据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教学内容,学习的复习效率自然也会大幅提升。

二、以考纲为中心,划分初三复习课的教学重点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考考察的内容也逐渐发生转变,分析近几年人教版教学区中考试卷内容可以发现:对纯教材知识的考察仅占25%左右,对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占45%左右,作文内容占35%左右,这说明中考对学生语文各项能力的考察越来越重。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在组织和安排复习课时,必须要以考纲为中心,通过划分重难点,对初三语文全年的复习课有一个整体规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

三、以中考题目为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学

规划好复习课的总体安排后,教师还要对每节复习课进行设计,就语文知识的各个部分进行专项复习。教师在组织专项复习时,应该以中考题目为线索,对复习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中考对古诗文的考察,并不是单纯的给出上句或下句,学生只需要补充完整就可以了,而是给出对这句诗词的描述,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写出对应的句子。例如,“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达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再比如,课外阅读理解题目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而且客观题的占比逐年下降,这就要求初三语文复习课在进行设计时,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从阅读文章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并注意减少标准答案对学生的影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

四、问题由浅入深,把握知识要点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是不一样的。问题难度过高,学生不能理解和解答;问题过于简单,又不能提升学习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学习和理解能力,结合学生的实情进行问题的探讨。只有通过设计层次合理的问题,既让学生快速回答出来,还能保证回答的正确率,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复习《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相信大家已经利用课余时间复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本篇课文中,作者讲述了什么情境?想要表达什么?”这个时候,学生说:“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是作者回忆八年前,父亲送自己上学时候的情境。通过父亲‘背影’的描写角度,表现出作者和父亲之间相互的爱。”等学生回答完成,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接着,教师继续引导,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父亲的‘背影’,又是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体现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学生说:“文章中有四次描写‘背影’的语句。首先,在文章的开始部位,用背影回忆父亲的爱;然后,当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中,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其次,父亲和作者告别后,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最后,在文章结尾,作者在阅读父亲的信时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最后,教师用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这篇文章中,当父亲为儿子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什么心情?”学生说:“在这篇文章中,父亲为儿子照看行李,并且和雇工讲价,在送儿子上车后又是选定座位,又是叮嘱儿子,嘱咐茶房,最后为儿子买橘子吃。通过这些父亲的表现中,可以体会到父亲对于作者的关怀,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提问环节,能让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内涵,使学生体验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果。

五、多方解读,培养学生批判习惯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究真知、获得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并处于求知心理较强的时期。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例如,在复习诗词古文时,笔者让学生就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配乐,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将文章的气势表达出来,然后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探讨两篇文章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笔者积极参与,有效引导学生,并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深入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六、综合总结,提升学生学习估量

课堂总结是一节课堂的最后阶段,在课堂总结中,教师不但需要对整节课的内容做出总结,还需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作出点评。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总结,这对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彰显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会使得学生对自身课堂学习效果没有一个准确的估量,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自身的判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以综合多元的课堂总结来展开教学。

例如,在复习后,笔者先是将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总结,随后笔让学生对笔者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这样笔者便能够在学生对笔者教学的点评中大致了解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还能以这种点评他人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且,有了这份点评教师的经历,笔者再让学生去点评自己便会很容易了,这也就使得笔者和学生自身都能够知道其身上存在的问题,这样便能够很轻易的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学习的两个过程一是指量的积累,二是指质的飞跃。教师平时的教学就像是量的积累,一点一点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们,通过做作业将知识吸收,而最后的复习阶段是能够让学生们达到质的飞跃的。初三语文复习的过程是学生们能够再次进行提高的过程,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可以让学生们提高效率,避免自己盲目复习,还能锻炼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使复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最终以充足的准备和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中考。

参考文献:

[1]陈虹萍.初中语文诗歌赏析复习之群文阅读策略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18):194.

[2]马清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119-120.

[3]张浩.初中语文优化复习指导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4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