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乡土景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基于地域文化的 乡土 景观研究

张迎

江苏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江苏省 徐州市 221100


摘 要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的生态景观严重滞后的现象,为本文提供研究着力点。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未来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本文从"乡土景观"切入,意图分析把握乡村群落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探析乡土景观表达多维生态景观的原则和途径,深入思考外乡村景观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滨水景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1.引论

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往城市并付出了实际行动,而这些导致乡村的一些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等,使得原本的乡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情怀。推动农民走向富裕、农业产业得到发展、乡土情怀更加浓厚,村落的再次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杨家湾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第一,村落北边有后湾村,南临羊子坑,东有金家岭和土门垭,西面入口处省道经过,交通相对便利。第二,典型山区地貌,地表切割严重,地形高差大。杨家湾本身具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很有发展空间的自然环境,而且它的周围分布了较多的小村落,便于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第三,杨家湾所在的区域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它的气候特点是春、夏、秋、冬四季很分明,由于降水量相对充沛,所以环境较为湿润。在地球上地理位置较好,气候非常怡人。第四,建筑较少,大部分是农田菜地、茶山、森林,为发展旅游、度假、休闲、观光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与自然环境。第五,城市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厌倦了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回归乡村,体验乡村的生活的乐趣,需要一个可以让自己回归自然,享受慢生活的去处。


2.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的目的

从过去到现在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去城市务工,乡村几乎只有老人留守,大部分家庭只能靠传统农业收入。为了改变我国乡村的现状以及具有的风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减少乡村面临"空心村",主体老龄化,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流失以及土地荒废等问题。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进行一定的改造,缓解乡村现存问题,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利用资源,开发经济利用当地地理环境优势来打造乡村景观,改变当前现状。[1]

1.2研究的意义

我国乡村传统发展是农民依靠土地耕作自给自足,并且利用土地为自己带来收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就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镇聚集,导致乡村失去了原本它具有的生机与活力。运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来建立乡村的运行以及发展,改变农村的现状格局减少垃圾丢,污水胡乱排放等问题,增强乡村景观的生态的各种功能。

我国乡村现状还是需要很大的改造的,当然它也是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越来越高速发展的阶段,因为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空间破坏,生态链破坏等问题是人们越来越担心与关注的问题。而乡村受到的影响较小,未来人口回归乡村也是一个趋势。其次:

(1)近年来,乡村景观的面貌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冲击,乡村景观环境需要极大的改善与提升

(2)重点研究我国乡村的景观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生态链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3)做好了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农村人的居住环境,可以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2]


3.宜昌市兴山县黄良镇杨家湾的乡土景观研究

1.项目概况

1.1地理位置

黄良镇杨家湾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它地处昭君故里的兴山县中东部,西与古夫镇昭君镇相接壤,东边与水月寺镇隔河相望而生,北与榛子乡毗连,南与峡口镇互为邻居。
1.2气候环境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温度较为适中,夏季热冬季冷。一年中最高的的气温为37.1摄氏度,最低的气温为14.4摄氏度,全年365天其中有180-220为无霜期,一年中太阳平均照射的时间为1615小时,地表切割严重,地形高差大,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较为广泛。

1.3历史文化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西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兴山县位于宜昌三峡的工程库区,长江西陵峡的北边,东边是世界水电旅游名都宜昌市,南边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乡秭归,北边是第一峰神农架景观。兴山县始建于公元260年,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群山之中"而得名,距今已有1744年历史。

2.发展现状问题

村落建筑以片区为主,其中包含三种建筑土胚房、圈养家禽的旧房、居住砖瓦。土胚房房龄久远,不仅影响整体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旧房圈养家禽分布零散不利于集中管理,且影响村落的整体风貌。居住砖瓦房虽是新建但是并不美观,村落建筑形式单一,公共设施不完善。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环境,但是有很多的空间并没有利用起来,存在着空间与资源的浪费。

[3]

3.概念构思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良镇杨家湾的乡村景观的设计是以山水田园为主题,以滨水景观为主体,将杨家湾打造成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体验为一体的景观乡村。

4.设计原则

乡土性原则:打造体验与观光相结合的农耕场面,对传统的农耕生活进行转变发展方式,将传统的农耕方式变成游客体验的活动以及小块农田出租模式,不仅增加了体验的内容还增加了收益;突出"天籁"乡村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与凉爽的夏夜相结合,萤火虫与星星月亮交相辉映,正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突出乡土性,淳朴憨厚的村民,纯天然绿色的实物,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服饰,这种返璞归真正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杨家湾虽然只是宜昌市兴山县中的一个小乡村,但是它具有便利的交通,大面积的田地与茶园,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一个集防洪灌溉多功能的水库。案例设计中将杨家湾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功能分区:滨水景观区、农田体验区、农田休闲区、茶山体验区、特色种植区、建筑居住区、草坪休闲区。场地选址湖北兴山县黄粮镇杨家湾,民居错落有致,主要以片区分布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日渐凋敝。设计立足于乡居生活,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尊重当地现有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并兼顾未来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发展性。村落选取景观中的"山水田",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景观中保护利用资源,开发茶园,集中管理田地,打造乡村田园景观,净化污水,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自然循环与滨水景观,打造田园滨水共同发展的全新活动空间。[4]



4.乡土景观中的设计表现

根据杨家湾的地形地貌和当地的现有环境,将其分为主要设计与次要设计。主要设计区滨水景观区,根据地形高差设计观景平台,垂钓区,以及休闲区。次要景观设计为花海田园区打造花海与稻田休闲体验模块。

根据地形地貌的高差,观景平台放设计在水库的左右两边山顶上。人们漫步在密林生态步道,一边享受原始的森林环境一边还可以纵览全局。登上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滨水景观区。亲水长廊是从岸上延伸出去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具有安静、静谧的氛围,是一个放松,冥想的好地方。而且视野开阔,环境优美。

5.结论

在乡村景观中我们更要基于本土文化,利用原有的文化去传承小镇特色。如今城市生活的节奏日渐加快,围绕人们的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压力,人们越来越疲惫,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地方来进行放松与享受。而农村正是这一个地方,它可以给那些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理想的去处。小小的村落井然有序,有四季如春的花海供人们徜徉,有集天地如月之精华的茶山供人们品茗休憩,有可以体验与观光的稻田,蛙声一片,有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滨水景观,还有回归自然的密林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了地域风土田园山水的生活情趣,既发展了经济又不孤立与乡村。[5]




参考文献

[1]格兰特·W.里德(美).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美).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凯尔博(美)吕斌.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飨庭伸、山崎亮、小泉瑛一(日).社区营造工作指南:创建街区未来的63个工作方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5]山崎亮(日).社区设计: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的关系.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姓名:张迎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97-07-01 籍贯:江苏省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