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林妙娟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第三小学 浙江 丽水 32390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不断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来。教师以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本向导,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手段,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思想方针,在逐步的完善着教学计划。本文中笔者在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做出了如下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心得和感悟,希望和各位同仁一起学习与追求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现如今的小学生来说,有的觉得它难度大,有的觉得它很有趣,有的觉得它实用性强,有的觉得它严谨度高,有的觉得它抽象化,无论是好的印象还是不好的感觉,都反映出数学本身的一些特性,为了让学生们的头脑更加灵活、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且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更加浓厚,促使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与融合中,教师有意识的探究着单元整体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让零散的知识更加规整与清晰。

  1.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教学线路不够清晰,安排内容分配不均匀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比较重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在很大程度上忽略的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习惯性的拿着一成不变的教案和资料进行笼统的复习和归纳。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学习空间,导致教学思路中调理不够清晰,内容安排不够恰当,使得本来就有些糊涂的学生再次失去学习和弥补的方向,对于教学目标和最终的目的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和作用,甚至与之前的预测背道而驰,让课堂陷入一片混乱和苦恼的惨相中。

  1. 对于学情了解不充足,无法做到更具体细致化的协调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领域中,虽然教师有意识地去做单元整体的教学,但是由于对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各项情况没有详细的了解,所以无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寻找合适的知识要定进行具体细致化的协调。很多时候教师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重要的部分一笔带过,而又对于浅显的问题存在繁复冗杂的赘述,导致课堂中的时间白白被浪费,学生的反应跟不上节奏,成绩也不见起色。

  1. 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1.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旺盛的关键阶段,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锻炼是相对于其他方面更为重要的部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沿着学生的思路来进行整体的安排,结合学生的疑问来探究解决的策略,审查进程中的课堂的状态和发展方向,把零散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在关注学生学习发生的同时,会发现学生内心的独特魅力和创造性,会不知不觉的融合出各式各样的精彩思绪和神奇的观点,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有助于师生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

单元整体教学法,需要教师在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是结合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对数学教学以及综合性活动进行考量,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连贯性,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宽广的数学知识,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系统地学习数学,使自己和学生都能对于整个单元的内容有所把握,进而有效的推进教学的整体进度。

  1. 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整体素质

从学生整个的角度来看,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可以满足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而且可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必要在深层次的研究和改进中加强管理和实施相应的对策。因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单元整体教学具有着更全面和整合的格局意识,更够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1.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对策

  1. 沿着核心素养的正确方向,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沿着核心素养的正确方向,着重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并运用知识,那么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客体,而老师相当于知识的媒介或者是学生的助手,引导并辅助学生学习。在意识和行动的配合当中,课堂中围绕学生展开的互动就跟容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的整个状态都投入的学习的发生过程中,让整个单元的信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例如,在多边形理解课程中,在以往的教学中,多边形和区域的理解被划分为两个学习课程,原始的课程概念和学习时间经常被划分开。针对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和参与意见,在做了合适的调整后,把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规划,然后师生一起整理课程内容,安排一些完整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寻找一致的规律,进行交流和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帮助学生形成灵敏的反应,让课程内容产生了有效的融合。

  1. 结合学生的能力,深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层次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烟火,小学生在与数学中的思维能力体现也许存在着多种不同,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并应该深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层次,以变化和追求进步的眼光配合学生的成长。小学教材中的内容之所以按单元进行分类与划分是因为知识点之间的共同性质或者体系结构的,每一个节点的安排都是连贯性的,依据了相应的科学道理和实践经验。教学中要深刻的结合每个章节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磨炼和反思,不能让知识的关系分裂和独立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是要先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水平或者个性特点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思考教学的具体方案,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因人施教,以学定教,配合学生整体的学习节奏,保证课堂的完整性。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协调和道东能力以外,更重要的课下时间也要更加勤奋的做到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学生,以便调整教学方针和设计内容,分清楚主次安排,弄明白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喜恶偏爱和优势缺陷,把单元整体教学的先后详略顺序分析得当,使得教学有备无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课程内容是先认识多边形,再学习面积,整节课程涉及到的多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有的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理解不清楚,有的学生对于计算规律掌握不彻底,而有的学生对于问题转化跟不上节奏,有的同学的思维状态方向有待改进,这就说明教针对这些情况一一分析原因,把定义的部分图形化,把公式的学习进行整体的对比和区分,把前后的问题进行结合统一。再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乘法两个方面的知识时,也可以进行前后的结合,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原理的同时可以延伸至小数乘法的内容,也在讲解了小数乘法的内容后,回顾小数加法的知识,两者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更利于所有同学理解与记忆的内容进行更智慧的教学,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连贯性优势和相似结构性质,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和能力高度。

  1. 利用学习中的两个重要阶段,配合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

3.1在课堂导入阶段进行整体的演示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入教学。这是教学的重要阶段,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以便把学生的精力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去。数学教学中使用这种方法低更能够让学生整体体会整个单元的学习意图的。一般情况下,整个单元的归类都有着它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的新课介绍时,可以结合单元整合教学的运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描述一下,对于方向的认识,表达一下家与学校的位置关系,观察一下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感受一下自然界中的风向和天气预报中的讲述等等,引出整个单元的话题与中心内容。这一环节中不仅向学生概述了整个单元的信息,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更通过巧妙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后续复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绘成一幅画卷,用数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加工,以创新的形式刺激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在思考和行动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2从反思的阶段进行单元整合教学的评价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不仅关乎学生,也涉及到老师。古人尚可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更何况在教育文明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呢。而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方式是一直在我们的身边频繁的进行着的,这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单元检测,这是一种学习成果检验的双重手段。因为这一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从自身学习的知识量和成绩的考察中反思自己的问题,查漏补缺。同样的,也能让老师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单中反思自己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并及时的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和纠正错误。比如在学习了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之后,对于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的整体理解和区分,在学习了工程问题后,如何理解效率问题,分析分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比之中的运用,这都需要进行反思和实践,在分析和解题中进行单元整体的反思,教师针对相应的重难点进行出题,学生在总结和思考中进行学习和做题,给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梳理与合理性的评价,发挥出考试的有效作用,重整旗鼓,以提供再次投入学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追求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

总而言之,无论是针对现在还是未来,面对困难和疑惑时,要勇于突破和创新,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深度结合核心素养的本质思想和要求,怀着教育最单纯的初心,积极的配合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的实施,为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数学和更全面的发展自身的素质能力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01):27.

[2]张明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J].江西教育,2020(15):63.

[3]赵玉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整体教学例谈[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