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白绒山羊农村养殖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浅谈陕北白绒山羊农村养殖现状

马辽伟,李鑫,高田田

(榆林市畜牧兽医研究与技术推广所,陕西 榆林 719000 )

摘要:陕北白绒山羊具有耐粗饲、耐严寒、抗病强、省饲草、易饲养、适应性强等特点,陕北白绒山羊育成初期其产绒量、绒纤维细度长度、产肉性能等生产性能方面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深受当地农村养殖户青睐。作者长期身处农村并和养殖户打交道,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数据收集调查农村养殖现状。本文通过对榆林市横山区X镇M村陕北白绒山羊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对陕北白绒山羊农村养殖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对今后农村陕北白绒山羊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为陕北白绒山羊农村养殖户科学养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字:陕北白绒山羊 家庭养殖模式 农村养殖现状

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分布于延安北部县区和榆林北六县区,其中榆林市横山区、榆阳区和靖边县饲养量最大,陕北白绒山羊以辽宁白绒山羊为父本,陕北子午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杂交选育的方式,经过三十多年培育,2003年3月27日被农业部正式命名为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

一、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存栏量510.75万只,全市羊子存栏量549.12万只,年出栏量339.13万只,陕北白绒山羊存栏量占占据全市羊子存栏量的93.01%,可见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产业在榆林市畜牧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榆林部分农村地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现状调查

榆林市横山区X镇M村养殖现状调查统计表

序号

畜种名称

养殖规模

户主年龄

家庭劳动力

序号

畜种名称

养殖规模

户主

年龄

家庭劳动力

1

32

57

2

19

190

59

2

2

80

68

2

20

70

39

1

3

70

46

2

21

430

63

2

4

25

36

1

22

80

66

2

5

26

44

2

23

71

65

2

6

28

55

2

24

40

55

1

7

180

63

3

25

110

67

2

8

180

62

2

26

80

58

2

9

80

54

1

27

150

53

3

10

280

68

2

28

30

63

2

11

120

65

2

29

80

58

2

12

30

65

1

30

2000

55

3

13

130

51

2

31

1

48

2

14

150

50

2

32

2

70

1

15

180

51

2

33

2

64

2

16

200

54

3

34

40

60

1

17

150

72

2

35

15

69

3

18

280

43

2

36

10

60

1

注:全村养殖户共36户,3户养猪3只,养牛3户65只,30户养羊5552只(其中96.8%为陕北白绒山羊)。

由上表可知(1)该村养殖户主平均年龄58.7岁,户均劳动力人数1.86人,养殖户主年龄40岁以下2户,占全村养殖户数5.56%;40—50岁共5户,占全村养殖户数13.89%;51—60岁共14户,61—70岁共14户,分别占全村养殖户数38.89%;70岁以上共1户,占全村养殖户数2.78%。其中,全村羊子养殖户数占养殖户总数83.33%。(2)该村0—50只羊子养殖户共7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23.33%;51—100只羊子养殖户共8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26.67%;101—200只羊子养殖户共11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36.67%;201—500只羊子养殖户共3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10%;500只羊子养殖规模以上1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3.33%。

三、讨论分析

陕北榆林市横山区由于地理气候环境和当地群众常年生活习惯的影响,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农村畜牧产业发展力度,陕北白绒山羊作为优良的品种在当地成为主推品种,本次调查横山区X镇M村属于国家认定贫困村于2017年脱贫退出,当地主要以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成为典型代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根据M村全村养殖情况调查发现,羊子养殖户数占养殖总户数83.33%,占具绝对主导地位。其中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户共30户,其中30户主要养殖羊子为陕北白绒山羊,1户养殖规模2000只,属当地规模较大养殖场且有自己的屠宰场,除自己养殖外,常年外购羊子(羊贩子性质),含部分其他羊子品种,忽略不计。调查发现全村养殖户主要劳动力主要以农村老弱病残“剩余劳动力”为主,集中年龄段在51—70岁,占全村养殖户数77.78%;该村养殖户户主40岁以下2户,其中1户户主聋哑人,1户户主智力残疾,占全村养殖户数5.57%;40—50岁共5户,其中3户户主智力残疾,占全村养殖户数13.89%。30户养殖户中19户属于2014年以来精准识别的贫困户,享受政府产业扶持,占养殖户总数一半以上;养殖户中户主是单身汉8户,占据26.67%;家庭劳动力3人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年过半百甚至是年长的老人+病残弱子女;家庭劳动力2人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年过半百的农村留守老人。调查发现该村0—100只羊子养殖数共15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50%;101—200只羊子养殖数共11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36.67%;201—500只羊子养殖数共3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10%;500只羊子养殖规模以上1户,占羊子养殖户总数3.33%。陕北白绒山羊家庭养殖模式数量主要集中于200只以内,养殖户数占羊子养殖户总数的86.67%。由于农村家庭养殖模式整体养殖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劳动力弱,羊子养殖劳动强度大,成规模数量的羊子养殖户自然较少,加之近年来当地政府推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的施行,当地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大多施行“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这种小规模(<200只)农村家庭养殖模式与农村养殖户户主普遍劳动力偏弱相适应。

四、结论

由上可以得出:(1)该村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在养殖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该村养殖户户主年龄结构偏大,集中年龄段在51—70岁占养殖户户数近80%,其中养殖户专业素质较低。(3)在农村陕北白绒山羊家庭养殖模式的养殖规模集中在200只以下。

五、建议

陕北农村当地人民保留着长期“半耕种半养殖”的生活习惯,以家庭为单位种植务农为主,一定数量的养殖为副业增加经济收入,陕北白绒山羊低成本、易饲养和肉绒兼用等特性,使得其深受当地养殖户的偏爱。但农村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户户主普遍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低,在农村陕北白绒山饲养管理不善,已出现陕北白绒山羊品种退化,过度追求羊绒产量而绒细度变粗,防疫意识淡薄,偶有局部疫情造成损失,饲养管理不科学、饲养周期长、生产效率不高、饲草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效益损失。以上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严重缺乏年轻的畜牧人才。(1)加大畜牧人才网络式覆盖农村体系建设,加强防疫、养殖的专业化畜牧人才体系建设,做到深入农村、全面覆盖。(2)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与当地相适应的饲草场,根本上解决封山禁牧的畜草矛盾。(3)引进村级畜牧人才。(4)提高畜牧人的待遇,才能真正留得住畜牧人才,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畜牧业工作。对于整个陕北农村而言,要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留得住年轻人,而畜牧年轻人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大战略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张燕. 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调查[J] 畜牧兽医杂志,2019(5):45-48.

[2] 张雪.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及其种羊一体化养殖模式调查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 闫玉,屈磊..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 [J] 榆林学院学报,2008(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