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小镇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2

乡村特色小镇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邢小川

37040219910626**** , 上海 200000

摘要:随着城镇发展严重不平衡,促进乡村发展成为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政府先后出台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政策,鼓励发展农村建设。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城市严重缺乏绿色休憩基础设施,人们生活被高楼大厦所覆盖,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淳朴生活,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娱乐休闲活动,乡村旅游依靠距离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成为大多数人旅游活动的选择。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旅游、旅游景观

  1. 乡村旅游景观阐述

    1.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地域景观综合体。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 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行为 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以及大分散而小集中空间特征的景观区域[1]

1.2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是人们通过自我活动去接触自然人文景观。旅游景观根据类别划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指某一地域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则是指自然界留存下来的自然要素,例如森林、沙漠。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景观,则是二者的结合。

1.3乡村旅游景观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利用乡村农业资源,依托农业生产活动,引入经营理念,适度开发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乡村空间环境,从而打造具有特定景观形式的地域旅游活动。不同于城市旅游景观的现代化、科技化、时尚化,乡村旅游景观在保护生态稳定,不损害基本农业生产模式的前提下,以回归自然作为出发点,鼓励游者亲近探索田园自然生活,了解农耕文化,感受民俗氛围。

1.4乡村旅游景观形式

根据土地利用分类,可将乡村景观分为耕地景观、园地景观、林地景观、草地景观、建设用地景观、水域和未利用地景观七大景观类型[2]。耕地旅游景观以耕种类型作为景观元素;园地、林地景观以观赏乔灌木、果树作为景观元素;草地、水体景观以观赏、使用草坪、水域作为景观元素;建设用地景观以居住、交通作为景观元素;未利用地景观以荒地、裸地、盐碱地作为景观元素。形式各异的乡村旅游景观带给人们丰富的旅游体验,提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热情,增加乡村对游客的吸引力,宣传乡村特色。

  1. 国外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导致乡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乡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乡村景观风俗遭到破坏。政府提出一系列乡村旅游政策措施,缓和城乡矛盾,促进乡村发展。

2.1 政府主导,居民参与

欧洲由各国政府领导进入乡村调整阶段,政府作为乡村旅游建设的发起者,制定详细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法律法规。英国1968年通过了《乡村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强调保护乡村景观[2]。荷兰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之间,陆续颁布了三个土地整理法,依法对乡村进行合理规划[2]。其中主要形式为乡村居民自主申请,政府审核,纳入更新计划对乡村提供帮助,并由规划景观设计师在充分了解乡村居民意愿、乡村自然条件、乡村人文条件后,遵循生态可持续原则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整体的设计。

2.2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为发展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吸引游客,缓和城乡间差剧,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措施包括对老旧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城乡间交通及乡村内部道路体系的完善;污废水处理系统、网路系统、通风照明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的完善;配套设施的发展,如建设公共卫生间、标识牌、邮寄箱。

2.3 提高民众旅游意识

通过媒体、网络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旅游文化,政府和经营者提供游客乡村旅游资金补助,例如减免一定的交通、住宿旅游费用。

2.4 引入生态商业管理理念

利用当地资源,对乡村局部商业化,极大程度保留乡村自然风景,设立乡村标志性IP形象,结合现代生态管理模式,发展当地特色美食、文化,并加强对从业居民的经营培训,形成休闲、娱乐、互动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链。多数乡村配备了专业的旅游咨询处,方便游客了解乡村。

3、 国内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国家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支持和鼓励,伴随乡村旅游产生巨大的经济红利,乡村旅游建设呈现跨越式的建设与发展。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由此带来的景观问题也相继出现,严重影响其发展高度和上升空间,使得我们重新关注并思考在其发展的同时产生的问题。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政策、设计、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保护问题。

3.1 乡村旅游景观的政策问题

现如今,大多数的乡村旅游景观项目仍按照“田成块,路成网”的刻板政策模式去设计。其弊端在于,过度的采用统一的设计表现形式,削弱了不同乡村之间的差异,消除了乡村的特色,导致设计手法过于单一乏味,呈现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象。而作为乡村独具特色的乡村遗产,被掩埋在规则化的设计模式里。

3.2 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问题

由于开发商过度追求开发速度,压缩设计周期和成本。景观设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乡村进行系统的分析、详细的了解,无法提取出乡村独特的风貌、习俗、文化,导致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印象仍停留在采摘园活动,观赏品尝特色农产品的层面,并未深刻认识到乡村的历史人文,以及由此产生的建筑形式,使游客无法“寄情于山水间“。此外设计人员缺乏对乡村生态的保护意识,乡村资源过度开发且滥用人造景观,人工打造痕迹明显,自然绿色基础景观严重缺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3.3 乡村旅游景观的管理问题

乡村管理模式主要为当地居民自主管理,缺乏产业管理培训以及相应管理人员,乡村旅游产业缺乏系统管理体系,导致后期产业经营管理达不到旅游标准,无法吸引游客的到来。同时,乡村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系统不便利,缺乏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导致乡村旅游无法持久发挥它的功能价值,无法为乡村经济带来持续的收益。

4、国外特色旅游小镇研究—荷兰Zaanse Schans风车小镇

荷兰乡村旅游产业已全方面发展城乡结合、古迹保护、农产业升级转型、乡村振兴模式,并结合各行各业形成旅游产业链。风车小镇为其典型代表之一。

小镇位于阿姆斯特丹北部,与阿姆斯特丹之间有往返大巴,交通便利。保留着荷兰17-18世纪的传统动力风车,被誉为“荷兰风车博物馆”。

小镇建筑极具特色,为红、绿色尖顶小木屋,墙壁为绿、蓝色与辽阔的草地景观形成颜色上呼应。小镇保留了5座荷兰传统风车,并将他们投入到现代生产运作中。风车依河而建,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其中有三座风车向游人开放,分别为木鞋制作厂、面包制作厂、奶酪制作厂,在生产的同时向游客展示讲解制作流程,增加了游览的体验感、参与感。

风车小镇作为乡村旅游景观成功案例,在进行规划时,注重自然环境和当地建筑的保护,善于提取当地历史文化符号,减少人工雕琢痕迹,控制商业开发程度,重塑荷兰风车历史文化。建筑、工艺、风景的保留,极大程度的还原19世纪荷兰的乡村生活。通过生产、观赏、娱乐、互动相结合的生态商业模式吸引大量的游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村旅游模式。

本文阐述乡村旅游发展概念以及其形成的旅游类型,通过对国外成功乡村旅游模式及成功乡村案例的初步研究,反思我国目前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初步理论研究对我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实践提供帮助。

[ 1] 王云才, 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 M] .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6:32-35

[2] 孙一卉. 生态文明视阀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