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2

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黄惠妮

南宁市武鸣区园林绿化站 广西 南宁 530122

摘要:在城市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指平面的绿化,还包含了立体绿化工程,是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立体绿化工程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再次丰富,并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部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使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大幅提升。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立体式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意义以及涉及到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立体绿化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为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生态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绿化工程;立体绿化;施工技术

引言城市化不断推进,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使绿化种植面积大幅缩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其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优化,园林绿化工程是重要的实施手段。这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的使用,对于整体景观效果的呈现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使用立体化的施工方案,可以将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所具有的美观性再次提升,丰富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景观层次。对此,针对园林绿化中关于立体绿化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势在必行。

1 立体绿化概念简述

立体形式的园林绿化,主要是指除去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形式,都可以被称之为立体绿化,其形式具有多样性,包括了树围绿化、高架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建筑的绿化。在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具有较强攀援性的植物或者其他类型的植物,使其铺贴或者依附在各种类型的构筑物或者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形式。立体绿化形式的出现,可有效的应对当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噪音、空气质量以及绿化面积的不达标的问题进行解决。

2 立体绿化的重要性

2.1 生态效益的凸显

立体绿化形式的出现,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使其绿化植物发挥出净化空气的作用,实现城市空气碳、氧含量的平衡。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是从空气中吸收部分的二氧化碳,再利用光合作用使其产生有机物质,并进行氧气的释放。在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会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因此,要实现二氧化碳与氧气含量的平衡,就需要有效的利用绿色植物。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可利用资源有限,尤其是大中型城市,要完全达到国家关于绿化面积的规定,难度较高,而立体绿化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绿化覆盖面积大幅增加,实现氧、碳含量的平衡。对城市中的建筑墙面、屋顶、阳台以及道路的护坡、桥梁等位置进行覆盖,使城市中的氧气增加,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拥有健康的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还可在调节环境的湿度和温度中发挥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可通过植物排汗的方式,将水蒸气从绿色植物叶的表面毛孔将其释放在空气中,有效促进无机盐、水的运输,使植物的温度降低,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实现良性循环,构建一个特殊的微气候,用于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和降雨情况。加之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汽车的增加以及工业生产,都会使噪声污染的情况日益加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的环境中,会对人民群众的听力系统产生严重损害,致使其他疾病的产生。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增加绿色植被,其植物的茂密性会对空气中的声音传播产生干扰,使其传播速度降低,有效减少城市中存在的噪音污染。其植被的分支越多,面积越大,灌木植物的密度越高,阻隔噪音传递的效果将会越强。

2.2 社会效益

立体绿化可使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率得到改善。将立体绿化运用在建筑的墙面设计中,可以使相关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得以凸显出来,并赋予建筑季节性的观赏优势。与此同时,利用密度较强的树林和脚手架走廊的搭建,对城市当中不雅的部分进行遮掩,比如厕所、垃圾箱等位置。同时,反作用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上面,使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以纾解生活和工作压力,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减轻人们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疲劳感,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

3 施工技术的管理分析

3.1 绿化材料的质量管理

在进行立体绿化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效果与对应的施工技术和绿化材料质量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考虑到材料的质量问题,并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规避该问题的发生。在对绿化材料进行质量管理时,务必要构建起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人员配备、优化组织管理以及检测水平的优化等方式,实现材料质量的强化管理。除此之外,在对应的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中,应当注明绿化材料的质量要求以及标准,对材料管理人员的责任、权限务必要做详细的划分,才能在面对质量问题时,及时追究责任,避免对施工工期产生影响。同时,对涉及到的施工技术标准,务必要根据行业规范或者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与管理。比如,在选择乔木类型时,需选择生长势比较旺盛,且冠幅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根系发达、牢固,且没有病虫害。对没有愈合疤痕的乔木需及时剔除,或者要求疤痕直径不能大于2cm切口。在进行选择攀爬类植物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气候温度、地质条件合理的选择,要求其攀缘性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且装饰性较强,才能使整体的景观效果得以凸显。

3.2 成活率管理

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绿化植被是重要的施工材料,对保障植被的高成活率是其管理的关键要点。比如,乔木类型的植被,为了减少在运输以及在栽植之后的恢复期发生的水分蒸发情况,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相应的原则以及条件将树枝进行修剪,并做适当的遮光处理。与此同时,在移植植物的过程中,完成栽培时,涉及到植被的生根,需要对叶子的数量、分支进行处理,使其减少叶子、分支,将成活率大幅提升。同时,在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栽植时间的选择,一般选择在阴天或者凉爽的春秋季,进行植物移植。

3.3 质量管理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其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必须对立体绿化施工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强化管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组建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做严格的监督和质量检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务必要按照相应的设计图纸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相应的施工,并在完成任何一项施工环节,都需要做好质量的监察。在前期,做好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丰富和施工技术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对植物移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要点和技术操作规范,在植物移植时,涉及到大树移植技术以及灌木的栽植技术,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技术要点,做好前期的技术培训工作,才能规避在施工过程中对植物的成活率以及最终呈现的景观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4 施工要点分析

在具体进行立体绿化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前期对施工环境做好细致的勘查与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施工方案的,并做好前期的施工预算工作,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在提高绿化施工效果的前提上,使相应的绿化植被可健康、正常的生长。因此,对应的作业人员,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位置的明确工作,并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质地、水源做好检测工作,并且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植被攀附物做好检查。尽量规避在寒冷季节进行植被的栽植以及施工。倘若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藤本植物的应用,就需要对攀附物的表面做好检查,切忌不可过于光滑。同时,可设置植物的牵引绳,使攀援类植物可正常生长。倘若在对墙体进行绿化的过程中,其平整度相对较差,在开展具体作业前,必须对其进行平整处理,方便后期的植被养护管理。排水层设置必不可少,其排水层厚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其排水功能的正常发挥。

综上所述,在开展具体的立体绿化施工中,有诸多因素对其施工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而立体绿化所具有的生态、社会效益,使其成为未来丰富城市空间和扩展绿化面积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做相应的优化处理,使立体绿化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玉石. 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现代园艺,2019(06):195-196.

[2]李光明. 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探讨[J]. 居舍,2019(22):126.

[3]朱关铃. 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江西建材,2019(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