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有效方式——“图文式”思维导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2

文本解读的有效方式——“图文式”思维导图

张登秀

四川省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图文式”思维导图是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有效方式。这种思维导图,有图有文,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句型精炼,是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整合之后,以思维导图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可视化呈现,它能有效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聚焦文本重点词句、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本逻辑关系,它能为小学生在文本重构阶段提供语言支架,以达到充分表达之目的。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文本解读 图文式思维导图设计

一、引言

沐川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人口不足三十万,经济欠发达,教学质量滞后。自2007年始,我县全面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因缺乏专职教师,小学英语课基本上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英语课形同虚设。近年来,我县新招聘大量教师,各小学校基本配齐专职小学英语教师,但是由于这些新任教师们专业知识有限(基本都是专科毕业),观念、方法陈旧(基本沿用自己以前老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英语知识教学,把新词汇和重点句型从文本中剥离出来教学,对所教句型或语法的语用功能、文本语境、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等根本未及考虑。有的老师逐句讲解、翻译课文,有的老师让学生听、读课文后完成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了事,且问题设计毫无思维含量。学文本变成了找答案,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老师教起来也没有一点新鲜感。文本解读方式肤浅、无趣,浮于表面,这样的文本教学方式,没有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思考、分析,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我担任小学英语教研员后,迫切地感到小学英语文本教学方法亟需改变。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学习、研究,立足我县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现状,致力于改变这种固化、流于形式的文本教学方式,让老师们走出瓶颈,找到一种新的文本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使小学英语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2019年11月6日,我县“小学英语文本解读之思维导图设计策略研究”课题被批准为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基于研创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子课题,经过一年的思考和研究,我发现,“图文式”思维导图是文本解读的有效方式。

二、解读文本的有效方式——“图文式”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五十年前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来的,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存储、组织和优化信息。五十年来,其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所指“文本解读”即是指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各模块Unit1和Unit2中Activity2的文本教学活动。

(一)“问题式”文本解读方法在小学英语高段的尝试

在研究文本解读方法之初,我曾着力于研究课堂提问的思维性。我尝试着将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英语文本教学中来。试图用尽可能少的富含逻辑、极具思考性的提问或问题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愿望、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五、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问题式”文本解读法对他们来说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方法呈现的思维导图以重点语句为主,在文本重构阶段不能给学生足够的语言支架,三、四年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又缺乏知识积累,对这样的思维导图的兴趣就低得多。

(二)“图文式”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文本解读中的应用

文本解读的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将教师分析Activity2文本的思维过程在黑板上逐一进行可视化的展现,思维导图呈现的过程,就是文本解读的过程。“图文式思维导图”是指图、文并用的一种思维导图设计形式,它是基于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编排特点以及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设计的。这种思维导图,有图有文,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句型精炼,是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整合之后,以思维导图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它能有效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聚焦文本重点词句、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本逻辑关系,它能为小学生在文本重构阶段提供语言支架,以达到充分表达之目的。我在开展一系列研究之后,把设计“图文式”思维导图来解读文本的方法在全县推广,现已初见成效,老师们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了质的突破。以下三图是我县三位老师在

第二实验小学 王毓

2020年12月赛课活动文本教学之后呈现的完整的思维导图。

组合 2




图1 图2 图3

三、设计“图文式”思维导图应注意的问题

“图文式”思维导图的设计,是在认真分析图片信息、深入研读文本、提炼文本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图文式”思维导图的元素包括简笔画、图片(课文插图或人物等)、语篇重点语句等。

(一)读懂图片,把握教材学段编排特点,应用“图文式”思维导图,呈现文本语境。

604f0889b5550_html_9acb27152743c9f7.jpg组合 29

图4


图5


研版小学英语三、四年级教材Activity2的文本都是以对话形式出现,语句简短,有许多插图,图片中有对话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语篇辅助信息,但老师们备课时常常不够重视这些图片,没有深入分析图片所呈现的意义、语境等,使得语篇教学缺乏语境,学生领悟不到语句的语用功能。例如:四年级上册Module2 Unit2 What are you doing? Activity2(如图4),父母在厨房洗碗,听到外面有嘈杂的声音(看不到外面的情况),所以才问:What are you doing, children? 如果忽略了图片4的信息,仅仅练习一问一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首先呈现这张图片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语境: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Can they see their children? 学生就能感知对话发生的场景、理解该语篇的语境,以后才能学以致用,不会明知故问。通过对图片及语篇的分析,文中的几个人物应该在不同的房间做着不同的事情,所以,我把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设置在一个大house里,他们互相看不见,只能听到声音。所有才有了Activity2的对话。图5是我设计的解读Activity2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重构文本。

(二)分析、整合教材,运用“图文式”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聚焦重点句型,理清人物关系, 整体把握文本。

图6


图6


研版五、六年级教材的语篇明显不同于三、四年级,插图独立于语篇之外,语篇篇幅变长,开始出现非对话式的短文,特别是六年级下册中出现有少数写人、叙事的较长语篇,有故事情节且富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该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炼出文本的重点内容,梳理出文本主线,利用图片关键信息,使思维导图呈现文本的完整性。例如(图6):六年级上册Module10 604f0889b5550_html_1286443673ebd81f.jpg Unit1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 通过分析文本,因为Simon在library中为行为不合规范,两位图书管理员才会告诫他应该怎么做,文中并未提及Library Rules,语篇的教学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文本

图6


解读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归纳出图书馆规则。在设计思维导图时,提炼出文本关键句型和Library Rules,理清了文本思路,便于学生整体理解文本内容,并用人物图片,使人物关系一目了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四、结语

“图文式”思维导图可以使小学英语改变脱离语境知识的教学,实现对语篇理解的提升和优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实现创新迁移。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充分利用插图、有效整合与提炼文本,设计出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语境和内容的“图文式”思维导图。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设计语境化,问题化,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整合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 吉桂凤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