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2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研究

王光宇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辽宁 沈阳 110811

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配电网的在线数据、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集成,从而实现供电企业对配电系统用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运行维护管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配电自动化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二是大大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频率。因此,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在实际运行中,应结合电网特点,采用先进实用的运维技术,并结合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提出有效的对策,提高运维技术水平。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性;运维技术;研究

导语:在我国电网企业的建设中,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逐步增大,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具有许多功能特点,如配电网标准检修、生产运行维护等。为了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有必要促进运行维护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新实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完善自动化系统设备,从而提高系统设备的配置标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建设中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效率,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满足配电系统的运行要求,满足建设目标的运行和维护。因此,有必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技术进行探讨。

1传统电网系统的特点

传统电网运行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生产管理相对落后。它建立在同一层次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管理体系的差异化管理。这样的模式更全面、更细致,需要人员负全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每个部门都有大量的任务。这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运维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点,操作时间过长,工作失误率增加,运维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传统电网是一个刚性系统,需要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来实现,包括电源的接入和退出、电能的传输等。系统本身还不够成熟,这些工作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信息过于单向,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传统电网系统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被取代。

2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针对传统电网存在的各种问题,配电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最新的自动化技术,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2.1“三盲”问题

盲目追求先进应用、大型主站和“三遥率”是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三盲”问题。在工作中盲目应用先进设备,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实用性低。大型主站的盲目建设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后续的运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有技术人员认为,“三遥率”越高越好。它们没有考虑到配电网维护成本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我国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2.2 过于谨慎问题

很多技术人员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不深,工作中很难信任,导致人的解放很困难,不利于系统的高效自动化运行。在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手工操作,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远程控制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也是保证工作准确性的关键。由于对其缺乏信任,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遥控技术进行监督,人力资源浪费问题逐渐突出。

2.3分工混乱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隐患。由于各部门只负责本部门内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沟通较少,工作中存在相互推诿、相互指责的问题,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内容的交叉也影响资源的利用。

3如何有序地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

3.1针对“三盲”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目标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意识上的“三盲”问题。“三盲”问题主要来源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实事求是。要解决“三盲”问题,必须制定制度管理目标,坚持合理化原则,完善具体方案,加强对分配制度的监督。工程技术人员要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合理优化工程建设;在追求先进应用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对电网建设区域的供电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合理增加先进的配电自动化装置的应用。此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将较大时间跨度内的预计工作量与主站建设规模进行比较,以确保主站建设规模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需求相匹配,有效利用国家资源。在制定管理目标时,要把“三遥率”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追求,努力提高配电自动化装置的“三遥率”。通过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过程中的“三盲”问题,可以帮助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系统运行的特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2 有效推进遥控控制模式实用化

全国配电系统自动化升级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运维管理水平,而很多技术人员对远程控制过于谨慎,这样的行为只能固守传统,很难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对于配电系统的运维管理,管理者首先要提高对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信任度,充分发挥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运维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特点,并结合配电系统的整体情况,确保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运行,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运行故障。配电系统的远程控制和遥测是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和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配电自动化装置远程控制方式的实用化是推动国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但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迫使技术人员适应远程控制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合,最终保证远程控制模式的最大实际效果。

3.3科学优化管理分工

目前,许多工作领域都面临着管理多、权责不清的问题,配电自动化运维系统的管理也不例外。如设备异常检查、通信运维部门和配电运维部门只对自己的管理范围负责,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出现问题时甚至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导致许多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管理者需要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系统的分工管理,同时加强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要相互配合,有效解决设备异常等问题,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设备维护方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4实际运维技术发展目标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控制和减少停电造成的影响,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因此,实时采集配网系统的相关数据,即遥测和遥信,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使调度员能够随时监控电网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电网系统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此外,还可以对配电系统进行必要的远程控制和远程调整操作,从而大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系统管理,妥善解决系统改造和建设中的“三盲”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系统建设中远程控制过于僵化的问题,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降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故障频率。但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来说,应发扬终身学习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先进的自动化运维管理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储备能力,并将专业知识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能力的实践,以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春阳.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 2018 (9) :216~217.

[2]陈冠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8 (7) :122~123.

[3]吴信文, 周唯逸, 徐钰栋, 王龙.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住宅配电设施运维自动化系统[J].农村电气化, 2017 (11) :43~45.

[4] 孙辉.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 (11)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