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格式合同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杨雅琴

中共句容市委党校 江苏省镇江市 212400

摘要:格式合同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商业活动中的缔约效率、降低缔约成本,以及减少合同履行的成本,因而,格式合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但是,格式合同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最主要的表现是合同弱势一方的利益有可能因为某些条款而受到侵害。因此,在享受格式合同对经济活动的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一定的规制。

关键词:格式合同;效率;成本;分析

引言:

格式合同中对缔约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条件,以及违约赔偿等进行了明确地规定,采用这种合同来进行商业活动中的缔约达成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合同一方处在弱势地位而受到利益侵犯,通过法律途径对格式合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化地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格式合同概述

格式合同这一概念最早是从西方发达国家传播至我国,国内的法学研究者认为格式合同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完整的法律义务规定,它是由一方实事先编制好的合同条款的汇总,可适用于不特定的第三人。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要求人们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效率,而格式合同在编制完成之后可以适应大部分交易活动的需求并大幅度提升合同缔约的效率,因而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1]

二、效率分析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在交易活动中必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获取更多的利益。在商品买卖、运输业或者服务行业中需要频繁地进行交易活动以及订立相关的合同。合同格式的统一可以避免每次签订合同时都需要双方一一协商条款的情况,进而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活动的效率。将格式合同应用于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之后可以全面地促进社会效率,促进经济交易的繁荣。但需要指出的是格式合同的大量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损害了交易活动中的正义性原则。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正义性原则要求订立合同的双方需要做到自由缔约、公平交易。但是在合同双方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或者地位差距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合同的公平性受到损害,例如,掌握稀有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可能会在编制格式合同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对己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利的条款,相对弱势的一方为了获取合同中规定的资源时就不得不接受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2]。由此可知,在经济活动中运用格式合同时需要兼顾效率和正义的平衡。

三、交易成本分析

  1. 格式合同的使用促使缔约成本下降。在不使用格式合同的情况下需要双方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实际情况约定好自由合同的条款内容,但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对方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因而这些都将成为合同缔约方的成本。

  2. 格式合同的使用促使履约成本下降。格式合同中的条款往往是合同拟定方根据其长期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在自由合同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优化而来,这种合同的条款中往往对双方的义务、权利、违约情况、违约赔偿等进行了明确地规定,也就说缔约的双方在签订合同的之前就可以有效地评估其在后期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易风险,进而使其更好地控制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承担的经济成本。传统的自由合同模式往往在签订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预估后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有可能导致某一方在出现问题之后承担更大的经济成本[3]

第三,合适合同的使用可以降低可能产生的救济成本。签订合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权力和义务的约定来确保合同双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当其中一方没有完全履行合同职责时,就可以通过违约条款中约定的赔偿金额来实现另一方的止损。格式合同通常对违约的条件以及违约后的赔偿金额做出了非常明确地规定,进而可减少双方的救济成本。如果没有采用相对规范的格式合同,就可能导致其在后续的救济过程中需要进行调节或者诉讼,成本自然会增加[4]

  1. 法律规制

  1. 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常常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且其权益在格式合同中也可能没有受到完全的保护,主要原因在于拟定合同的一方往往会在合同中减少己方的义务而增加弱势一方的义务。因而通过法律制度对格式合同的内容、权利和义务的约定以及违约责任的认定等进行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弱势一方的利益。但是目前的法律制度对一些新型的商业活动还不能进行有效规制,需要进行完善。

  2.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格式合同从拟定、使用到签订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拟定的格式合同进行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格式合同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行政制裁制度并借此来强化违法合同和行为的惩处力度。

  3. 如果签订了格式合同的双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因为合同中的某些条款而产生了诉讼活动,那么作为司法部门的法院应该通过严格地审理来做好相关合同法律法规的落实,尤其要关注格式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公平、不对等的缔约条款,确保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严格地保护。

第四,通过广泛的法律宣传活动来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能力,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一个普通民众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都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或者不合法条款,那就可以从根源上避免自己陷入其中。因此,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形式,对全体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普法宣传,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法律援助活动,通过专业律师的公益活动为人民群众解答法律问题,这些都是促进相关问题被解决的有效措施。

  1. 结束语

格式合同的应用简化了商业缔约行为的流程并节省了合同双方的时间和成本。但是,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的弱势地位常常导致其合法权益不能受到充分地保护,这其中就存在格式合同的问题,有些条款本身就是对消费者不利的。因此,通过法律法规提高格式合同的规范性是确保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失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贺栩栩.格式合同的经济分析与法律适用范围[J].现代管理科学,2015:93-95.

[2]姚留.经济法对格式合同的规制调整研究[J].中国外资,2013, 000(004):222-223.

[3]丁鑫.格式合同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4,000(001):16-20.

[4]王春凤.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保险格式合同及其法律规制研究[J].西南金融, 2013,000(00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