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赵春雷

枣庄矿业集团高庄煤业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7605

摘要:煤炭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能源结构来看,煤炭依旧是我国能源结构之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煤炭行业为依托。煤矿行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伤亡事故,尤其是大型事故和特大事故的发生,目前这些问题是煤矿企业最难处理的问题。因此做好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就非常重要,只有煤炭做到安全管理,才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说明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关健词煤炭安全 生产管理

前言: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煤炭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各级领导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都十分强调,然而,还是会常常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不但给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还给煤炭工人带来很大的生命安全威胁。

1 煤炭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涉及煤矿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既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受到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质量,安全投入,管理的先进实用性等因素的制约。

1.1 装备与技术水平低

乡镇煤矿的装备及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 设施简陋 , 井下运输大部分为人力推车。

1.2 缺乏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

乡镇对煤炭安全生产, 均是分管安全的主要负责人自己下矿检查,大部分领导没有煤矿全生产基本知识,对煤矿的安全检查依赖于负责人,缺少专业知识。

1.3 从业人员的素质低

煤矿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家庭贫困、文化素质低的弱势群体,缺乏技术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自我规范能力不强,且流动性大。而矿主又往往不注意进行人才培养,职工培训和安全教育。

1.4 安全现场管理不力

地方煤矿尤其是私营煤矿, 矿井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技术管理工作缺少人才支撑,日常的作业规程都少有人会编制,技术装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存在困难,其效能发挥大打折扣。

1.5 日常安全教育不够

煤矿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没有针对性。对于新矿工,各煤炭企业也没有建立培训制度, 普遍是招来就下井。

1.6 煤矿井下昏暗狭窄, 人员集中

不仅许多生产环节存在不安全因素,还受到水,火,瓦斯矿尘,项板,地热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煤矿行业比其他行业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而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也比较严重。

2 提升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要站在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对企业和自己的前途负责的态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克服一切厌战情绪和畏难心理, 克服一切侥幸麻痹思想, 切实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建立长效的安全生产机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强化责任意识, 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抓落实上下功夫。煤矿的矿长(租赁承包人、独资煤矿投资人和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 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时刻放在心上,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提高对三违行为危害程度的认识, 加大对三违行为的处罚力度 ; 特别要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必须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命,依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及时淘汰危害安全的设备和工艺。

2.2 继续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

以煤矿瓦斯治理和矿井安全技术改造为主线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完善矿井一通三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提高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高沼、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并保证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可靠。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要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瓦斯(二氧化碳)空班漏检,杜绝瓦斯(二氧化碳)超限作业,杜绝无风、微风作业,严禁超通风能力突击生产,下决心遏制通风瓦斯事故的发生。煤矿配备的主扇风机必须经设备选型计算,且不得低于15kW。要加强水灾的防治工作,煤矿要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本矿及其周围老窑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制定水灾防治方案,配备探放水设备,完善矿井抽排水设施,做到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完善矿井运输、供电、排水、提升和通讯等系统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采、掘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2.3逐步加强安全培训活动,整体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就煤炭企业而言,要想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治本之策就是要将人才队伍安全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活动不断加强。在实际的开采煤炭的过程中,要将安全基础培训活动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不断加强,从而逐步形成良好、有效地安全培训体系。然而,要将安全基础培训活动落实到位,其重点就是要积极地培养职工的基本安全理论素养以及安全管理能力,并且通过对上岗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岗位培训的方式,帮助每一位员工都能对安全生产的基本理论足够熟悉,对煤矿设备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从而将一般排除故障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就安全而言,煤矿从业人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企业的领导者,二是普通职工,三是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普通职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安全认识误区、存在习惯性违章;企业领导者虽然是安全生产的决策者, 但不可能都是安全专业领域的内行;只有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是承上启下的联系纽带和具体方案方法地制定和监督执行者,对上,要起到建议决策的作用,对下,要起到教育、制定措施、监督指导的作用。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最后, 规范人的行为。每次事故以后,我们都要吸取事故教训, 而每次事故都有惊人的雷同之外,都是三违"惹的祸。根据目前我国的这种安全状况,除了加强矿井的安全检查外 , 就是要 三违、堵漏洞,提高职工的自我保安意识和能力,正确使用煤矿井下专用的安全仪器和设备,严格执行三大规程、有关技术措施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煤矿的安全系数, 减少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之中,安全管理是最好的保障。因此煤炭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一个较好的革新,无论是领导阶层,管理人员亦或是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之中,从而帮助煤炭企业不断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斌,于光辉.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煤矿安全长效机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5):33-35.

[2]朱玉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2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