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浅谈藏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

泽珍拉姆

色达县藏医院 四川省甘孜藏族 626600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机理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复发。近几年,藏医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运用藏医药治疗方法,对治疗及根除消化性溃疡病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藏医药;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归属“培根木布病”范围。《四部医典》中描述培根木布病是由隆、赤巴、培根、血病、黄水等共同为因而引发的一种综合病, 其内因是由津、血、胆、风等凝结而引起, 外因可分为寒热两类。“热性木布病是由于食性热及酸性食物, 引起血液增盛, 导致肝血不能正常生化成正精被身体吸收, 而从肝脏逆行于胃, 与胃中黏液相混合成血津, 混合之血津在胃中腐化后, 流入小肠与赤巴混合形成烟水色之败血, 然后流入大肠与隆混合成木布病。寒性木布病是过食不易消化或不适宜的食物, 食积滞留于胃, 致使胃中黏液增多, 影响了居于胃中的伴火隆和赤巴的消化和分解功能, 不能将食物精华和糟粕很好分离开来, 而直接运送到肝脏, 因而进入肝脏后, 不能生化成正津, 坏血滞留于肝脏, 逆行向上进入胃中, 则胃的消化机能因之而减弱, 遂发木布病。

一、临床症状

胃脘和肝区周围疼痛彻前胸与后背,头昏、乏力、脊椎疼痛,食欲不佳,特别是有鱼腥味,嘈杂欲吐,但不易吐出,此为本病的确诊症状。有时胸腹灼痛,大便色紫而干燥,如鹿粪状,有时便中带血,不论饥饱,不分冷与暖,腹均疼痛,一般春秋两季容易发作。发病初期呕吐粘液和酸水。中期病情成熟,呕吐胆汁样或紫草茸样黄色液体。后期病情严重,呕出烟汁样坏血。

舌诊:舌不知味,舌苔粘腻。

尿诊:尿液色紫,气浓味臊,质地浑浊粘稠,或是紫红色或绿色。

脉诊:脉粗而满,两关脉不显,寒证脉象一般,细而弱。

二、藏医药治疗方法

以热治寒、寒者热治、三因平衡的治疗原则从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个方面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热性木布:二十五味大汤散,调和“隆”、“赤巴”,开胃、愈溃疡、止血。用于久病不愈的身倦体重,低热,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口服,一次2~3克,一日2~3次。二十一味寒水石丸,健胃消食、止呕制酸、愈溃疡。用于灰色培根,黄色培根,各种“木布”病、胃炎、胃溃疡。一次5~7丸,一日1~2次。佐珠达西,健胃消食、清热解毒、愈溃疡、消肿止痛。用于“木布”病迁延不愈、胃脘嘈杂、灼痛,肝热痛、消化不良、呃逆、吐泻胆汁、坏血和烟汁样物、急腹痛、黄水病、脏腑痞瘤、食物中毒以及陈旧内科疾病,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等。一次1丸,一日1次。

寒性木布:五味石榴丸, 温胃消食、理气出痞。用于胃寒、胃中寒性痞块、腹胀、消化不良、手足发冷、心“隆”病、肾腰疼痛。一次5~7丸,一日1~2次,仁青芒觉, 清热解毒,益肝养胃,愈疮醒神,滋补强身。用于自然毒,配制毒等各种中毒症、“培根”、“木布”等疾病;急慢性胃溃疡,腹水等。每2—3日1丸, 1日1丸。

早期,热证用二十五味大汤散,调和“隆”、“赤巴”,开胃、愈溃疡、止血。用于久病不愈的身倦体重,低热,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 口服,一次2~3克,一日2~3次。智托日嘎,清胃热、止痛和胃、制酸、愈溃疡。用于“培根”病、“聚合”病及各项胃肠疾病所致的胸腹内灼热、腕腹胀痛、厌食、恶心、嗳气、反酸。一次1~2丸,一日1~2次。

中期,十五味黑药散,散寒消食、破瘀消积。用于慢性肠胃炎,胃出血、胃冷痛,消化不良,食欲不症,呕吐泄泻,服部痞块及嗳气频作。一次1~2克,一日2~3次。佐珠达西,健胃消食、清热解毒、愈溃疡、消肿止痛。用于“木布”病迁延不愈、胃脘嘈杂、灼痛,肝热痛、消化不良、呃逆、吐泻胆汁、坏血和烟汁样物、急腹痛、脏腑痞瘤、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等。一次1丸,一日1次。玉穷丸,消炎、止痛、愈溃疡。用于血“赤巴”“培根”混合病,“木布”病引起的各类腹部绞痛,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一次5~7丸,一日1~2次。

后期,仁青芒觉,清热解毒,益肝养胃,愈疮醒神,滋补强身。用于“培根”、“木布”等疾病;急慢性胃溃疡。每2—3日1丸。夏萨德西丸、 清热解毒、疏肝健胃、利胆除湿、滋阴补阳。平衡体内环境,调和“隆”、“赤巴”、“培根”,用于“聚合症”,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性溃疡,各类肝脏疾病。一次5~7丸,一日2~3次。二十味余甘子丸,用于血病和扩散伤热引起的胸背疼痛,胃溃疡出血,吐酸、肝胆疼痛、各种木布症。一次5~7丸,一日2~3次。

2.饮食治疗:饮食宜注意营养,进食不宜过快,注意避免酸辣生硬食物,由热性外因引起的木布病可进食鱼、猪、黄牛、山羊及麝、岩羊、黄羊等肉,豌豆粉、黄牛、犏牛奶酪、酪浆、淡茶、凉开水等。忌食性热和油腻食物。由寒性外因引起的木布病,食用鱼肉、野牛肉、新鲜羊肉及生长于干旱地带青稞磨制的糌粑新鲜性缓,易消化的食物,忌食难消化,性重,凉的食物。

3.生活起居治疗:注意气侯冷暖变化、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热性木布忌剧烈活动;寒性木布病忌白昼睡眠,身体受寒等。宜在热处干燥地方进行不出汗的轻度活动。

4.外治法:根据病情采用放血、泻下、艾灸、敷敷等疗法。

①火灸疗法(艾灸)

按照藏医理论将秋季采集好的艾叶,辩证加入适量藏药,制成椎体底部直径越0.5厘米,长度1.5厘米左右的艾团,火灸第三椎、胃痞瘤穴等,提高“胃火”功能,达到治疗培根的效果。

具体操作:患者挺身端坐,在选中穴位上划点,然后用大蒜汁或具有粘性的油(香油也可)将备用的艾炷粘于选定的各穴位(避免皮肤灼伤,用极簿的蒜或姜片垫于艾下也可),然后从上到下依次点燃艾炷,适当吹气助燃,至艾烟消散,烬火烧及皮肤时拔去火灰后取少许香油涂于灸痕处用手指肚轻揉穴位,让患者适当运动即可。

适应症:食物不化症、胃火衰弱、浮肿、寒性水肿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培根所致的一切寒性疾病。

禁忌症:赤巴病、瘟热病、血病、动脉、赤巴偏盛型木布胃病,饱食后禁止灸六腑属的穴位。

②敷熨疗法

将原盐等加热至50-60摄氏度,用保温较好的棉布将原盐包裹,每次热敷上腹30分钟以上,以消除体内“寒气”,提高“胃火”,达到调理培根的效果。

具体操作:寒性培根木布胃病,宜用热敷疗法,将扁叶珊瑚盘、亚大黄叶、山矾叶加水浸泡煮热或直接将原盐在砂锅或生铁铸造的锅中翻炒。把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之间,然后用保温效果较好的棉布包裹,在少腹热敷30分钟以上,以驱寒消培根,平衡三因。

参考文献

[1]贡觉·旺堆.贡珠藏医纪要及其注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2002。

[2]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出版社,1982。

[3]宿喀·洛追杰博﹒《祖先口述》.[M]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98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