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浅谈中职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应用

张涛

毕节市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 551700

摘 要:中职地理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因为面临的生源质量并不是特别理想,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样也比较大,进而也就必然容易导致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不佳。在中职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成为重要手段,引起了高度关注,下面即重点围绕着中职地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指出了分层教学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然后又重点从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以及考核评价分层等入手介绍了实践教学举措,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职地理;分层教学;实践应用

引言

当前中职地理教学工作面临着较高难度,不仅仅教育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在面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是特别理想的状况时,如何优化提升中职地理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难题。为了较好优化中职地理教育教学成效,教师应该注重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分层教学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较好实现对于所有中职学生的优化教育,解决了以往一刀切式教育模式带来的隐患和问题。

一、中职地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职地理教育教学中,因为其面临的中职学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特殊性,生源质量并不是特别理想,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对于学生形成良好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层次不一的中职生而言,更是无法在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得到较为理想的优化教育,最终学习效果不佳。比如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中职生,如果在中职地理教学中采取和优等生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很容易导致其无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甚至会逐步厌倦中职地理教学。

基于此,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引入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极为必要,该模式的应用可以较好实现对于所有学生的积极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设置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而也就可以促使教育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下,学生往往可以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获取到最多的地理知识点,最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学习水平,避免在学习中做无用功的基础上,凸显中职地理教学价值。

二、中职地理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以学生为主体

中职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群体,要求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这也是切实优化最终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前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要求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多表现,进而也就可以引导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学习,在适合于自身教学方法和内容下,取得最优学习效果。当然,在中职地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下,以学生为主体还需要重点关注于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所有班级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现有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进而也就可以进行恰当分组,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进入符合自身状况的教学层次,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取得最佳成长。

(二)动态性

中职地理分层教学还应该体现出动态性特点,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予以不断调整,促使分层处理能够不断变化,以此更好适应学生的变化,促使学生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教育和指导。基于此,教师应该重点围绕着学生地理学科学习效果进行实时了解,动态掌握其学习水平,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估,如果其能够轻松完成自身所在层次的学习任务,则可以在后续分层教学中适当加大其学习压力,促使其进入更高一层次的分组,进而确保其不断成长,避免一成不变的分层模式或者是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难以可持续进步。

三、中职地理分层教学实践应用措施

(一)学生分层

在中职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首先应该重点针对学生进行分层,进而才能够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在学生分层时,教师应该遵循客观和主观意愿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除了要重点考虑到学生当前地理学科学习水平外,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意愿,促使学生能够愿意到相应教学层次,进而才能够为后续分层教学模式的践行提供理想条件。基于此,教师应该首先汇总了解学生以往地理学课学习成绩,分析判断学生地理学科学习能力以及现有水平,进而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可以简单类比于难、中、易等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将相应分组计划公布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分组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综合考虑,判断自身所在分组是否合理,如果认为自身所处层次不符合实际状况,则可以将自身意愿反馈给教师,在和教师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完成分层的调整优化,最终确保学生能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避免因为分层不当导致相关教学任务无法得到优化落实。

(二)教学内容分层

中职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教育教学内容,这也是优化教学方案的关键前提,如果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难以较好融入各个层次,必然也就无法达到应有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分层中,教师应该首先全方位深入分析所有中职地理学科知识点,确保所有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可以得到准确掌握,进而也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设置相应教学内容,促使这些教学内容可以较为适应于不同学生,确保所有中职学生都能够准确理解相应地理知识点,或者是在探索钻研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良好掌握效果,避免因为知识内容过于困难,或者是相应知识结构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当然,在教学内容的分层设置中,并非是说简单的针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数量方面的划分,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深度方面的划分,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此更好优化最终整体教学效果。比如在涉及到“荒漠化”相关地理知识点的教学时,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后进生可以仅仅掌握基本的概念以及特点,对于荒漠化的发生机制进行简单了解;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则需要促使其掌握更为详细的知识,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荒漠化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防治措施,并且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荒漠化表现,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以此更好优化分层教学效果。

(三)考核评价分层

为了较好提升中职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的践行还需要重点关注于考核评价,确保考核评价方案同样也能够具备较强的分层特点,对于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考核评价。比如在考试试题的设置上,应该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考试题目,促使考试难度可以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对应,进而也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好验证自身学习效果。由此可见,考核评价的分层可以规避传统全面横向总体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关注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以此更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地理分层教学是现阶段比较重要的教育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往往可以较好实现对于所有中职学生的全面关注,在针对中职学生进行恰当分层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以此更好推动所有学生的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卢正旺.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如何提升中职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6):122-123.

[2]王琳.中职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职业教育,2020(15):60-61.

[3]冯金华.浅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19.

[4]郑瑞.论怎样提升中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35.

[5]董海峰.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