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机构后勤保障管理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妇幼保健机构后勤保障管理可行性分析

吴灏

达州市达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达州 635711

摘要:妇幼保健机构的后勤保障管理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地加强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出一条既符合妇幼保健院办院思路、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保障改革之路。本报告具体分析了妇幼保健机构后勤保障管理状况,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后勤保障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不过,各地妇幼保健机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管理模式,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后勤保障管理;可行性分析

一、前言

达州市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当前严格按照“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要求。我们为此通过可行性分析探讨了妇幼保健院后勤保障管理状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二、 材料与方法

达州市达川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51年10月,位于达川区绥定大道一段102号,属全民所有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办公大楼总建面积6400平方米,是按专科保健院建制、集妇幼保健、临床保健、计划生育、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备现代化管理的非营利性保健机构。该院于2021年实施整体搬迁,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50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5000平方米。全院职工总数265人,其中在岗职工204人(正式在编98人、借用11人、聘用94人、返聘1人),退休职工61人。在204名在岗职工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6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76.47%,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人、中级45人,大学本科学历57人、专科学历93人。保健院除承担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外,临床方面还开设了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室、孕期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科等。近年来,在狠抓基层妇幼保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不断强化机构内涵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医疗保健质量,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2019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婴儿死亡率为3.16‰,低于省控目标。5个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院内保健、疾病救治人次逐年递增,2019年,门诊达到121418人次、出院4002人次。其在当前工作中,努力强化妇幼卫生工作职能职责,努力扩大妇幼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尽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三、结果

后勤保障工作渗透在保健诊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是保健基础质量与保健安全的基本要素。虽然达州市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后勤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有不足。首先在于对环境认识不清,某某保健院由于规模的快速扩大,导致管理效应递减。比如我院现工作业务用房系2004年市政规划整体南迁时购买建筑商的商品房,科室布局和流程不规范,与保健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同时给就诊患者也带来诸多不便,有待进一步改善。并且岗位人员应用困难,目前在岗204人,其中借、聘人员达105人,实际正式在编仅98人。现有编制126人,空编24人,借聘人员难进编,有待解决。

四、分析讨论

在我国保健院跨越性发展的今天,现代后勤服务应遵循市场规律,要适应保健院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符合现代管理体制的保健院后勤服务形式,改变其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非常重要。

在管理对策中,医院主要领导应十分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医护人员的人际关系,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等问题纳入医院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患者是医院的主体,也是服务的对象,后勤新制度的建立,必然将先进的服务理念引入后勤管理,促使医院后勤服务的质量得到提高,服务的领域得到拓展,服务的内涵得到延伸,使后勤服务由过去的重视物质保障、生活服务、装备更新等物性服务转变为更加重视患者与医护人员心理需求、人文关怀、精神塑造等人性服务。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于医院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证作用;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达到优质服务。我们必须把后勤队伍建设作为医院队伍建设的组成部分,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实行后勤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实行“以老带新”方法,让有专业知识的带未“入门”的新手,实行“师徒”制,让新人尽快成为“专业” 人士;让有经验的老同志带新同志,在实践工作中进行手把手地教。积极实行保健院后勤保障管理社会化,保健院后勤服务产品不再是靠行政分配,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接受保健院和社会市场的选择,对保健院和对社会的服务都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买卖关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实施后勤社会化可以帮助保健院从后勤琐碎的管理中脱身,同时庞大的后勤服务体系的各项巨额开支、各种闲置的储存物资和经费,都可以节省下来用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同时通过社会竞争机制进行采购,从而保证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服务。通过后勤社会化,最终提高整个保健院后勤的运作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保健院的满意度。

总之,值达州市达川区妇幼保健院实施即将整体搬迁的今天,其后勤服务工作将会在一个全新的台阶上演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奇迹,从而促进保健院的可持续发展。而只有相关因素匹配和各种政策配套,保健院后勤保障管理才能有效地推进。同时社会环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的重视和干预等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环境,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参考文献

[1] 王道雄,涂宣成,肖万超,等.医院后勤人人岗位责任制的实践与成效分析[J].中国医院,2014,11(11):114-116.

[2] 李霖,张志强,刘子泉.部队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J].武警医学,2011,22(12):145-147.

[3] 陈昌贵,陈芳英,许强,等.第三方托管在医院物资供应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89-9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