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下川渝地区民爆发展前景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成渝双城经济圈下川渝地区民爆发展前景展望

唐啸 唐建荣

(重庆顺安爆破器材有限公司,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鼓励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继三大沿海经济增长极之后的又一高质量经济增长极,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尊重客观规律,强化“两地两中心”带动作用,使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力量、科创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助推高质量发展。民爆行业事关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及内陆战略开放高地打造,川渝地区民爆企业加强合作有利于带动经济圈整体腾飞。

关键词:民爆;双循环;一带一路;双城经济圈

1979年后中国经济开始经历40年左右的黄金期,1997年重庆直辖后,川渝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外界乐于看到成渝,川渝地区与其他三个中国经济增长极连成一片,这有利于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百年大变局正影响国与国之间力量平衡,川渝地区地处大后方,大量承接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同时,要用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做扩大内需,保证“内循环”的排头兵,也要做“外循环”,坚持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利用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路线沟通四方、连接国内国外,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打通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两带经济模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盘棋,一体化发展理念,相互协作、相得益彰,民爆行业应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合作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共享发展成果。唱好“双城记”。
四川省是我国民爆行业的发展大省,数据显示,2019年,四川省民爆行业生产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总值均位列全国第二。2020年1-8月,四川省民爆行业实现总产值13.96亿元,实现销售总值13.73亿元,全国排名上升至首位。在具体产品方面,2020年1-8月,四川省民爆行业主要产品-工业炸药产销量分别为18.4万吨和18.3万吨,位列全国第三;工业雷管产销量均为0.7亿发,位列全国首位。经营效益方面,2019年,四川民爆行业生产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利润总额4.33亿元,同比增长47.3%。2020年上半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10.78亿元和2.1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的收入结构中,四川省爆破服务实现的收入比重不断提升。2018-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从32%提升至60%,符合我国民爆行业“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

而重庆在1997年直辖之后,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7年以来,各民爆企业与沿线国家关系不断深化,技术交流不断加强,产品贸易额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带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川渝民爆行业目前正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关键时期阔步前进。

展望未来,川渝民爆行业发展合作前景依然广阔。对此,笔者建议:一,川渝应协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国内其他民爆企业及沿线国家企业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利益,川渝民爆企业要增强“向外看”的主动和自觉,坚定“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在积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程中挖掘发展潜能,提升竞争能力,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创新顶层设计思维,培养优化制度安排能力,明晰合作架构,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为川渝民爆行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巨大机遇,注入全新动力。预计未来五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超过10万亿美元,巨大的潜在市场必将为川渝民爆企业走向沿线国家带来广阔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

二、坚持创新。目前川渝民爆企业积极谋划参与重大基础设施互连互通网络建设,迈出实质步伐。要创新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探索集群模式,拓展合作方式,提高走向“一带一路”的实效性。纵向构建“集群走出”模式。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发展思路,支持川渝民爆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产品结构优、技术能力强、品牌效应好、带动能力强等综合优势,积极寻找项目投资机会,以完整产业链条的转移和输出发挥集群效应,避免因产业链条缺失和薄弱受制于人,提升抗风险能力。强化规模协同效应,增强谈判维权话语权,共同维护当地政商关系,逐步积累海外投资运营经验。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一带一路”巨大市场机遇,川渝民爆企业要沉心静气,苦练内功,做好质量,做强品牌,以自身实力的全面提升,助力行稳致远。突出安全,严格责任落实,守好安全底线,维护生命权利。全力打造川渝地区民爆行业“安全、可靠、稳定”的对外良好形象,筑牢走向“一带一路”的安全基础。理清集群发展思路,建立健全行业产业链,聚焦产业链关键和薄弱环节,加强川渝企业协作,完善无缝连接的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健全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集群度,筑牢走向“一带一路”的实力基础。强化需求导向,紧跟市场态势,加强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种类,进一步提高乳化药、混装药等产品占比,构建“品种多元、质量过硬、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结构,筑牢走向“一带一路”的产品基础。坚持民爆生产,运输,销售流程向无人化自动化转型。推动行业发展及生产动能转换,筑牢创新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营商环境。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主动树立“抢跑意识”,在做好做优做实企业服务上下真功夫,出实招数,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工作机制向政府引导下企业自我革命转变,为川渝民爆企业走向“一带一路”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简化审批程序,提升服务效能,为民爆企业走出去提供审批备案、金融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帮扶。加大与我国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的协调力度,积极探索实施“因需领照”等政策,对到沿线国家投资兴业的企业人员开辟办照绿色通道,提供签证便利。

总结:当前疫情蔓延。部分国家积极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我们应树立底线意识,成渝地区形成高质量增长极后,还需继续服务于我国大后方战略安全,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因此军工发展尤其重要,成渝地区民爆企业需坚持创新,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用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与国内外企业深入合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做大做强做稳川渝民爆行业招牌。



参考文献:


[1]谭惠民.固体火箭推进剂[J].兵器知识,2004.

[2]松全才 等.炸药理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凤生 等.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唐啸(1998.9-)重庆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民爆行业管理。
唐建荣(1968.12-)四川南充人,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民用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