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杨青松

51160219841112****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常见,新时期建筑业发展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逐渐增多,这也增加了混凝土施工作业风险。文章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优势,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为确保建筑的稳定性,混凝土基座需要具有较强的承载力,这样才能有效承担建筑的重量。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裂痕。虽然每次出现的裂痕都不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一定会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影响,从而使整个建筑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确保大体积结构不出现裂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该结构的优势,是当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念

建筑物并非单一的混凝土结构组成,而是需要对不同的混凝土结构组合。大体积混凝土从字面意识来就是较大体积的混凝土,一般最小断面或者最小集合尺寸大于1米,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要比其它的混凝土施工难度更大,尤其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水气升温变化导致体积的收缩,否则该情况会导致裂缝出现。所以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对施工环节进行细致的检查。一般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厚度大,在浇筑期间以及完成浇筑之后会出现大量的水化热,随着热量在混凝土的内部聚集,并且长时间不能散发,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很大,随之出现温差应力;其次是在施工期间需要不间断进行浇筑,加之浇筑量很大,如果出现间断和空隙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而裂缝问题的处理也要比一般的混凝土裂缝更加难以处理;最后,施工工序较为复杂。由于施工要素和环境的变化,使得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温度控制和养护要求都很高,需要对搅拌环节、振捣环节以及浇筑环节加以重视,同时也对施工材料提出了很高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方案或施工操作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特殊而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的位置,例如转角部位或者截面突变的位置,常会存在设计缺陷,或者在对外约束形式处理不恰当,针对这些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在这些特殊的位置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投入更多注意力。另一问题则为由于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不合理,常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效果与预想方案中的形状差异较大,或者抗拉强度较低的问题。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养护技术不成熟,对检测养护方面重视力度不足等问题往往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2.2自然因素影响

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痕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壳运动,二是温度变化。地壳运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它会导致地基的变形,无论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建筑物在使用时,地壳运动都不会停止。所以地基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地基变化较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轻微的变动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地基的变动一旦超过了该结构可以承受的范围,不仅会导致裂痕的出现,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建筑物的倒塌与沉陷。

2.3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我国目前的施工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材,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不能充分认识到设计图纸上各个柱、梁、箍筋等处细节加密节点的重要性。管理人员一旦有所忽视,就会出现施工人员漏放、少放钢筋的情况发生,这就会影响到施工质量,给安全带来隐患。而施工人员,大多由农闲时的农民工组成,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在施工操作中,不能按相应施工规程进行操作,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3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做好所用材料的挑选工作,材料的选用应尽可能优化混凝土的水配比,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配入适量的粉煤灰,根据施工项目具体情况加入适量的膨胀剂、抗裂剂,增加混凝土成型后的抗渗性能,安排好施工中所需要的人员、机械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2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浇筑环节,要求混凝土温度至少达到5℃,浇筑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方法浇筑避免出现施工缝,以此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浇筑环节一般浇筑的厚度为400厘米,层面的间隔不可过大,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层间间隔过大,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混凝土的浇筑环节要求操作人员在浇筑之前分析相关数据,对浇筑点进行测量。并且要彻底清理模板,以此保证浇筑面的洁净和完整,之后在浇筑环节需要对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加以分析,如果出现位移或者变形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保证模板之间的紧密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分层方法,也会采用推移式浇筑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工作情况合理选择,浇筑的另一个要点在于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3.3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柔韧性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外力影响,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外力承受范围。在制作混凝土时,一般采用调整材料与比例,完善混凝土调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柔韧性,减少裂痕的出现。例如:为有效减少外力拉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提升结构的抗拉强度,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抗拉材料,金属纤维、无机纤维等都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并且这些材料的抗拉效果,已提前通过各项实验证明其可行性。混凝土细骨料与粗骨料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粗骨料需要选择强度比较高、颗粒直径大的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另外,材料中的含泥量也需要严格控制;其次细骨料最好选择细砂或中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空隙。

3.4加强温度监控

为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必须做好温度监控工作。一般可采用无线通系统进行测温点平面布置图的准确绘制,并做好所有测温点的编号,数据采集时间定为30min/次,并向云服务器传送。通过这种测温系统,可以实时看到混凝土温度变化状态,并进行温度差值曲线图的绘制。当温差在设定值以上时,便可自动发出预警和提醒。待浇筑完混凝土之后,混凝土水化热反应在3~5d时便可到达峰值,随后会逐步下降。根据温测情况,可以合理选择温控措施,保证能够准确控制温差,提高温控效果。

3.5大体积混凝土成品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浇筑完成,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根据天气条件和温度变化进行保温保湿工作,养护时间一般≮21d,在夏季高温季节养护时间≮28d。通常的降温手段是在混凝土中预埋冷却水水管,浇筑完成后,通入凉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小内外温差,避免裂缝的产生。冷却水管均匀分布,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均保持在2.0~3.0m之间,水流量一般为16~22L/min。如外界温度过低,需要在混凝土外部加盖保温材料,使混凝土缓慢降热,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化的施工工艺,还需要注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开裂问题,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与温度控制,并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佳侁.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51.

[2]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0):13,14.

[3]崔素平,屈彦飞,尹志伟,等.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