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3
/ 2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郑刚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中心小学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和世界观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是数学的学习毕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在此,本文从“重视课堂导入”“结合小组合作方式”“做好课堂学习的评价”“有效结合微课”“加强作业设计”这几方面出发,对于教师如何高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切实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入;微课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数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学知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兴趣,缺乏积极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育的思想和策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设计教学,以便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下面,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重视课堂导入,凸显导入的有效性

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否新颖、生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之后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和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忽视了导入的重要性,只是在课堂的一开始枯燥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明显降低,失去了一定的期待感。为此,数学教师不能忽视导入的重要性,即使导入这一环节的时间并不长,教师也要精心设计,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手段等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场地的图片,如农田的图片、体育场的图片、水塘的图片等,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然后在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图片上时,教师再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可以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些地方的面积通常是多少吗?面积单位是什么?”这样的导入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去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充分促使学生产生思考的积极性,这十分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如此在有限的导入时间内提高了导入的有效性,真正促使学生投入到新课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五分钟以内,教师要结合有效的手段,选择最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凸显导入有效性的关键。

二、结合小组合作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转变以往的那种权威者的角色,而应作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碰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和任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应用到小数。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商品的价格通常是小数,有的学生说表示体重的数是小数。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可以对于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有一个较为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如“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展开有针对性的探究,促使学生得出一定的探究结果。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补充。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过程。

三、做好课堂学习的评价,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更好地保持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通过一定的评价,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加以改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以成绩为评价中心的做法,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不足,从而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形成性和过程性的评价。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产生改进的动力,产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对于上述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从过程出发,在学生的小组合作过程中不断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闪光点。具体地,教师可以在小组与小组间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发言最积极,等等。以此作为评价的根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从而促使学生把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考虑自己小组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促使学生将个人竞争达标转向为大家合作达标。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自己和成员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发现他人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有效实现共同进步。

四、有效结合微课,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灵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微课也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和其趣味性强、内容精炼等特点分不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微课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极大转变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更为灵活。教师不但可以将微课运用到课前,更可以将微课运用到课中、课后。尤其是在课后,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己掌握得还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微课学习,自主控制微课观看的进度,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这一章节内容之后,教师就可利用微课将小数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复习工作。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要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整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将其与整数的运算进行比较。由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反复的学习,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今后的复习中利用微课对学生的复习过程进行优化,促使学生更为牢固、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说,微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延伸,教师要加以特别重视。

五、加强作业设计,促使学生乐于完成

课后作业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从目前来看,数学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是不少的,如作业量大,题目内容脱离实际,层次单一,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等。为此,教师在作业方面需要加强创新,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出发,更为注重作业的“质”,使得学生可以获得充足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实际测量生活中一些图形的面积,以此作为数学作业,促使学生不但可以巩固、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对于自己一学期的成绩进行分析,对于自己家庭的用电用水量等进行分析,从而充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乐于完成,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是小学生必学的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一门这样的学科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其自身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自主探究、适应、消化知识。因此,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注意从多方面出发,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在此,希望本文的相关论述能够更好地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成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感悟[N]. 发展导报,2017-12-29(028).

[2]赵淑玲. 小学数学作业如何设计之我见[N]. 发展导报,2017-12-29(027).

[3]陈志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的四个“度”[J].才智,2017(3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