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开展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2
/ 2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开展策略研究

熊馨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518101

自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它还要求小学生能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多读书,读整本书。由此可见阅读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地位的重要性,那么整本书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何意义,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让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开阔自己的思维和眼界,有效实现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呢?本文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自主阅读

20世纪40年代初,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首次提出读整本书的观点,他认为要将整本书作为主体,而单篇的文章可以作为辅助。整本书的阅读可以有效开阔小学生的阅读空间,综合锻炼学生的阅读方法应用能力,并且从入学初始阶段就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整本书阅读的好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识字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整本书阅读的完成是有困难的,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上进行不断地探索。

一、整本书阅读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好处

相对于单篇文章的阅读,整本书阅读信息含量大大增加,能够有效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书中多种写作方法的运用能够锻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从小锻炼自己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对于今后的自主阅读习惯养成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有效拓展阅读空间

单篇文章的信息承载量有限,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或者单篇课外文章都不能有效拓展他们的阅读空间,眼界和思维也会受限。而整本书阅读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整本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素材,扩展了小学生的阅读空间。而且,整本书中的文字和写作思维具有连贯性,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思维能力。

(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本身就证明其阅读能力比较强,并且在整本阅读中,他能够接触到各种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等,能够丰富他们对文体的认知,通过接触不同文体的文字,增加自己的阅读方法,锻炼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另外,对于多种文体的阅读,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对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三)有效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带来的成就感比单篇阅读的要高,它不像单篇阅读一样,刚读完一篇又要换种思路读另一篇,学生可能来不及进行过多思考,觉得没有多大意义。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给学生带来的阅读习惯上的影响也要深刻的多,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热爱阅读,在这种积极思维的支配下,他们更容易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完成更多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眼界得到不断的开阔,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也越来越强,有了更大的成就感,也就更热爱阅读。因此,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就感和良好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阅读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自主阅读带来的好处,只注重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自主地位,不能将其与语文学科的学习建立有效联系,使之互相促进。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也造成了自主阅读的困难。

(一)教师对于自主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教师对于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都有相当的认识,都很重视阅读教学,但是出于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或者阅读能力较低的考虑,教师在阅读课上不能放手将阅读课堂交给学生,担心完不成阅读任务,忽略了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阅读技巧等知识都依赖于教师的教授,在教师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完成阅读,自主阅读时就不得法,抓不住重点和中心,导致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较差,更不用说完成整本书阅读了。

(二)基础知识薄弱影响自主阅读教学的开展

由于识字较少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自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教师也不信任学生能够完成。因此,整本书阅读的自主阅读教学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生字、生词难关,让他们具备自主阅读的基础能力,使整本书阅读促进自主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基于整本阅读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有效开展的策略

小学生的阅读还是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帮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先要考虑其兴致所在,另外,还要遵循能够增进知识、启迪智慧的原则。在阅读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书籍内容。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书籍的思考和认识。

(一)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完成整本书阅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书籍,对于小学生阅读书籍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原则

小学生的注意时间较短,对于事物的认知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如果选择的书籍比较深奥,不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不能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也不能实现自主阅读教学的开展。因此,对于阅读书籍的选择,首先要遵循兴趣原则,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读物,例如,低段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故事书,对于高段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有些深刻寓意的读物,但是也不要太复杂,不能太超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实用原则

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小学生的知识,能够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能力,因此,选择书籍时要遵循实用原则,这样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在选择书籍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知识面的问题,不能只选择文学类的读本,还要考虑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在学生完成阅读时能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3.多价值原则

学生完成书籍的阅读不仅要增加知识,还要增加智慧,能够锻炼自主阅读的能力等。选择书籍时要遵循这个原则,即所选的书籍要值得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在开展自主阅读课堂时,阅读主体自然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寻找阅读书籍的重点和中心,剩下的内容就交给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读,这样才能进入书籍中所描绘的境界,实现自主阅读教学。例如,在进行《三国演义》正本阅读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梗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感兴趣的人物故事去读,并有所领悟。

(三)设置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讨论

小学生单独完成整本书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得出答案,这样学生更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顺序。通过讨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对于得出的结论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能够逐渐培养自主阅读中的思考习惯,有效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效果。

四、结语

整本书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启迪智慧,开拓眼界,对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开展也是意义非凡。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在阅读课堂上淡化自己的主导作用,成为引领和辅导人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以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自主阅读课堂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江鲤荔.有效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活动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19(10):65-66.

[2] 周子怡.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4).

[3] 谈中云.提升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9(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