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期待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总结过去 ,立足现在 ,期待未来

周红玲

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一年一度的高考让千万个家庭牵挂,让无数考生废寝忘食,如何指导学生利用高三这重要的一年提高复习效率,减轻考生负担,考出满意成绩,是每个师生关心的问题,现结合2019年备考,谈谈我校备课组的一点经验与心得。

一、2019届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具体做法

(一)潜心研究,明确方向。

1.考纲研究

高考备考的第一关键,就是要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09年课改以来,为了保证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我们一直没有间断对新课标、考纲及考题的研究.以确定备考的重点,明确备考方向;

2.试题研究

2019年是第四次使用全国命题试卷,我们集体学习其他早先参加全国卷的省份的考试说明,对考点分布、能力考查作了一定的分析和预测,同时将近五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印制成册,要求老师们精心完成,使复习更合理。

(1)重点研究近五年的课标卷的试题,通过研究试卷特点、试题考查结构,寻找考查趋势;

(2)综合研究近三年的各地方卷的试题,通过研究地方卷,寻找知识考查的新特征;

(3)将课标卷及地方卷的题目汇总起来进行题型归类做纵向研究,寻找同一考点考查的变化情况。

3、课本研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是我们真的帮助学生把基础夯实了吗?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强调重视课本的重读和研究,比如对概念或定义的解读和分析,不能说一句就过去了,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就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课本的例题和习题,每道题都可能成为高考题的源头,我们不能嫌简单,简单学生不一定会。

我们平时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把课本的例题习题改编成周考、模拟考试原创试题,但结合2019年高考试题再来分析,这点也恰好是我们复习备考做的还十分不够的的地方!

(二)明确思路,科学规划,脚踏实地,做到备考有计划

我们高考数学复习的备考思路是两轮+自主复习,通过知识的滚动式再现,逐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每轮复习的目的和侧重点各不相同,要求也逐渐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由夯实基础到提升能力,层层递进。通过集体备课,努力科学规划,统一整个高三数学每章节的复习计划,尽量保持同一个复习进度;计划尽量落实到天,责任到人。

(三)跳入题海,精编资料,努力原创,做到备考有创新

备课组要求老师为学生精炼习题,避免习题资料重复使用,减少学生时间浪费,提高练习考试针对性;要使学生走出题海,这就要求教师要跳进题海,精编习题;同时大力提倡教师在组编习题时有针对性的将课本的例题及课后习题以原题或改编题的形式穿插其中,达到回归教材的目的。

(四)制定进度,措施到位,过程落实,做到备考有效率

两 不:作业批改不过夜,习题讲评不隔天。

三注重:注重面批面改,梳理汇总,注重错题重做。

五 必: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目的:

①提高自习课的效率

②增强应考意识与技能

③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问题

(五)集体备课,凝聚智慧,取长补短,做到备考有提高

每周有一次固定的集体备课,传达要求,交流周考情况,分析学生学情,总结上周备考得失,特别是在每次调研考试后召开质量分析会,共同研究分析考试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进措施。

(六)落实规范,关爱学生,指导学法,做到学生能力有提升

师生关系就是成绩。我们爱学生,更要让学生爱我们!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花心思去帮助学生成才,用爱心帮助学生筑梦。备课组举行规范月评比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激励老师学生对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好。同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多关注,督促,努力使学生能力不断提升。

二、2019届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得失与反思

2019年成绩揭晓之后,学校教师对2019年高考试卷命题变化进行了认真分析。经过一年复习备考,自我感觉有收获,身在其中感觉进步不少但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反思:

反思1:对全国卷的难度估计不足,计算量偏大,很多学生束手无策;

反思2:在平常的周考测试中,过分强调了综合性,学生在复习中的成就感不强烈,复习了一年感觉也就提高不够;

反思3:对应用题不够重视,学生在高考中面对新情景时阅读分析捉襟见肘;

反思4:概念复习课“油水分离”,总是先罗列概念,再对应性的例题选讲,不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没有多大的兴趣,应采取“问题驱动”,在解决问题中获取概念。而解题教学学生思维参与度低,老师热衷于单向讲授,不突出通性通法,追求一些对号入座的解题规律,导致提分困难。

反思5:考试偏多,严重影响复习进度。

反思6:同备课组成员间互相听课偏少,集体智慧交流共享不足。

三、2020届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改进措施和备考思路

在认真总结上届复习备考得失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效率,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备考过程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和改进:

(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学备考

1.召开专题研讨会,潜心研究2019高考数学全国卷命题变化,进一步分析2019高考数学备考得失。

(1)重点知识:小题和大题的考点分布情况

(2)试题特点:19年课标卷整体的试题特点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轮备考建议

(3)考察特点:各考点的考查方式、规律,考查的题型、方法,数学思想等

(4)评分标准:高考阅卷中的评分原则

(5)命题趋势:2020年高考预测

(二)制定进度,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结合2019高考情况得失分析,我们认识到一轮复习,要把考试说明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实行地毯式复习,同时还要形成知识网络。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把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在高一二新授课时,我们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在一轮复习时,我们把相关的内容安排在了一起。

例如把集合与选修2-1中的简易逻辑放在一起、函数和选修2-2中的导数放在一起、三角函数和恒等变化和解三角形放在一起、立体几何与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放在一起、直线与圆和圆锥曲线放在一起、必修3的概率与统计和选修2-3放在一起。这样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三)进一步强化集体研究,深钻教材,研究教材典型例题、习题,努力原创试题。

在2020届高考备考工作中,研究教材,组编习题将是我们吸取上届经验教训,提高备考效率的重要工作。

组编任何一套习题和试卷,我们都应该深入教材,研究原题,参考高考真题和上届原创试题,结合网络资源及最新动向,有效改编,目的就是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把握方向,使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少走弯路。并对资料组编的流程作如下要求和措施,以确保试题质量:

(1).从资料中根据题量选取最佳、最合适内容,组编成形

(2).设好版面、字号等

(3).校对内容、排版打印

(4).校对人计时试做,核对、修改。

(5).实、普班分开

(6).最后排版、标日期,放入一轮定稿

(7).送去印刷之前,组长审核签字,进行最后一轮检查

(四)大力开展高效复习教学课堂、试卷讲评习题课及学法指导等专题研究,让学生成为课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我们高三备考的主阵地,是学生得分的主阵地,所以我们在今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过程,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相互听评课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清知识,还要给学生讲出信心,今年我们提出高效课堂的五个标准:

能让学生分析的要让学生自己分析;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结论。

以上是我们2019高考备考的做法、得失以及2020届高考复习改进措施和备考思路,期待能对高三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