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药学评估及其干预的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心血管疾病患者药学评估及其干预的情况分析

许春丽

广州妙文医药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广州 邮编: 5106632

摘要:目的:进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学评估,通过研究药物治疗过程中实际发生、可能潜藏着的不良事件及因素,总结一系列的药学干预体会,来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康复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分别统计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当中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医患纠纷事件等,并统计所有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优质完成药学评估,在此基础上细化工作流程,针对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针对性的处理办法。结果:随机抽选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为(11.00%),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77%),诊疗服务的满意度为(88.11%)。结论: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存在,很不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优化,容易引发医患纠纷事件,导致各项诊疗计划的具体执行阻力重重。不能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真正地规范药学服务,也将影响到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临床用药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势在必行。通过规范化药学服务,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相关问题的发生率,更好地处理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成功规避医疗风险,有序推进诊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才能够体现出规范化药学服务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药学评估;干预情况;分析 ;研究

引言:药学评估指的是: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际病情、疾病要点、治疗目的等,凭借自身的临床经验,围绕相关药物针对患者进行的个体化评定。药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药物评估方案,具体分析药物治疗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治疗方案执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相关药物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情的影响,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思想问题等。优质完成药学评估,可给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及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提供必要的补充,医师参考药学建议,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展开更加有效的药学干预,患者康复治疗后生活质量随之提高,药学评估工作的存在价值更加突出。鉴于此,本文具体研究了心血管疾病患者药学评估及其干预情况,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与其说明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做好家属们的沟通工作,提前签署知情同意书[1]。医务人员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规范化的操作意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等,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充分保证各项工作质量。100例患者包括男性6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9-84岁,平均年龄(59.60±1.44)岁。

1.2 研究方法

临床药师应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相关的药学知识,围绕药物治疗进行患者的个体化评定。根据药品说明书,统计分析药物治疗过程中实际发生、可能潜藏着的不良事件及因素,最后提出药学建议,有效实施药学干预。

2、结果

2.1 结合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际存在、可能潜藏着的不良事件及因素给出药学建议,详见表1:

表1:临床药师针对药物相关问题给出的药学建议

相关问题

例数

百分百

药学建议

药品选择不当

6

6.01%

更换相关药品,强调针对性治疗

药物剂量过低

3

3.25%

增加单次剂量和给药次数

药物剂量过高

1

1.44%

减少单次剂量和给药次数

药物监测不到位

10

9.99%

积极完善监管工作

未遵嘱服药

14

14.70%

开展用药依从性教育

不正确用药方法

8

15.87%

有效调整用药方法

无适应证用药

4

3.89%

立即停用

2.2 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于诊疗服务、诊疗工作进行了满意度评价,相关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详见表2:

表2:心血管疾病患者诊疗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类型

例数

百分百

十分满意

64

64.13%

基本满意

24

23.98%

不满意

12

11.89%

总满意度

88

88.11%

2.3 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当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详见表3:

表3: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

类型

例数

百分百

不合理用药

11

11.00%

医患纠纷

3

2.77%

护患沟通障碍

4

4.35%

诊疗操作不当

1

1.23%

其他问题

3

3.01%

发生率

22

22.36%

3、讨论

心血管类疾病非常复杂,多发群体为50岁以上人群及动脉硬化者。心血管类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偏瘫等,主要和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酗酒,吸烟,不注意相关疾病的预防有直接的关系[2]。另外,现代生活节奏紧张,人们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越来越大,情绪非常不稳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缺少必要且健康的运动,导致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不仅干扰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引发其他严重性疾病,如脑血栓、高血压、冠心病等等。心血管类疾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很高,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紊乱,受到肥胖、种族、遗传因素等危险因素的间接影响,心血管类疾病的康复治疗难度更大,加之不合理的临床用药,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容易引发医患纠纷,诊疗服务极难取得最优化效果。如何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是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充分发挥药学干预作用,为心血管类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多重保障,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实际病情的稳定控制,诊疗服务满意度的大大提升,也是临床医务工作者们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具体实践过程中,临床药师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相关规定和具体要求进行患者的个体化评定。通过分析药物相关问题,给出合理的药学建议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患者的康复治疗结果,影响着患者实际病情的有效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从不同方面出发,结合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中实际存在、可能潜藏着的不良事件及因素给出药学建议,个体化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们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关药品的合理化处置办法,避免用药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序推进诊疗工作,优质完成诊疗服务,最终体现出药学问题敏感性处理的重要性和药学评估的最大优势[3]。必须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并且建立完善的药学评估体系,临床药师认真负责开展患者的个体化评定,充分发挥药学干预的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继续开展随访工作,更好地解决医患纠纷,妥善处理医患矛盾,直接降低医疗风险,临床用药更具安全性、合理性特征,现代医疗卫生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不断 加快,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杨兆芬,刘凯,徐杰明,张瑶.普外科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价值评估[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9,35(10):274-275.

[2]李悦彤,刘雨欣,黄超.药学评估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药学服务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2(08):119-120.

[3]方晓梅,罗丹丹,庞旭,张志华.临床药师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出的药学建议及干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41(27):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