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血凝四项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2型糖尿病肾病血凝四项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春海

内蒙古包钢医院检验科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 2型糖尿病肾病血凝四项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DL血脂指标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TG、TC、LDL等各项血脂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PTT、PT血凝指标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Fg、TT等血凝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血凝四项与血脂检测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糖尿病人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血凝四项;血脂检测;检查效果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提升,但是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升高,尤其是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来越来越高,在其中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出现了缺陷;第二个原因是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出现了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紊乱或患者的电解质或水平衡失衡[1]。有相关研究表示,较高的LDL是引发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纤维蛋白原Fg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凝血,它的增高就会使糖尿病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TG的升高会导致患者肾小球的硬化或影响患者的肾小球基膜的通透性。

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中共有80例人员参与实验,其中4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另外40例正常自愿者参与实验,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在近三周内未服用过影响凝血功能、血脂的药物;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为37-80岁,平均年龄为(60.52±9.37)岁;病程分布为3-16年,平均病程为(11.38±7.29)岁;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范围为8.57-20.21,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2.67±3.31)。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为36-81岁,平均年龄为(60.93±9.57)岁,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范围为3.92-6.11),空腹血糖平均值为(5.02±1.08)。

2方法

2.1检测方法

检测两组人员的血脂及血凝四项[2]

2.2评判标准

本次实验评判标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中 2h 血糖水平≥11.1mmol/L,具备以上其中一条并伴有糖尿病症状,可确诊为糖尿病[3]。糖尿病肾病筛检:尿微量白蛋白>20mg/L。

3结果

3.1两组人员的各项血脂比较

通过本次实验可得,实验组患者的HDL血脂指标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TG、TC、LDL等各项血脂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的各项血脂比较(`x±s)

组别

例数

HDL

LDL

TG

TC

实验组

40

1.69±1.07

2.15±1.29

2.13±1.42

5.81±1.29

对照组

40

1.78±0.58

0.65±0.32

0.72±0.39

3.84±0.90

P

——

>0.05

<0.05

<0.05

<0.05

3.2两组人员的血凝四项的对比

通过本次实验可得,实验组患者的APTT、PT血凝指标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Fg、TT等血凝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人员的血凝四项的对比(`x±s)

组别

例数

Fg

TT

APTT

PT

实验组

40

3.53±0.25

11.68±1.32

28.98±0.97

12.13±0.82

对照组

40

3.08±0.20

11.32±0.81

28.86±1.00

12.18±0.76

P

——

<0.05

<0.05

>0.05

>0.05

4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2型糖尿病多是由于慢性高血糖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的代谢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有很高的概率会出现糖尿肾病,糖尿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所以尽早的对糖尿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积极意义[4]

有相关研究表示,较高的LDL是引发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2型糖尿病长期处于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状态,所以,患者的内皮细胞会出现受损,机体内凝血会受到扰乱,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也会被打乱,进而导致患者的肾小球血管形成血栓,肾小球出现硬化。而纤维蛋白原Fg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其作用主要是参与凝血,它的增高就会使糖尿病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而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增高,及肾脏疾病又会导致凝血酶TT时间延长。TG的升高也是导致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出现紊乱的重要原因,通常来说,TG的升高代表着患者肾小球基中的磷酸酯出现了紊乱,这就会导致患者肾小球的硬化或影响患者的肾小球基膜的通透性。患者甘油三酯被血浆蛋白质酶分解会导致患者的内皮细胞会出现血浆蛋白酶减少,增加患者肾小球的伤害,进而导致糖尿肾病的加重[5]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血凝四项与血脂检测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糖尿病人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冯伟洪, 赵秋彦, 陈笑娟,等.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评估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 v.32;No.388(04):105-1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精)[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 黄晓琴, 陈秀花.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 (a) 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 026(008):604-606.

  4. 黄程勇, 林静.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HCY,HbA1c和尿mALB表达的临床意义[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22):75-77.

  5. 刘沫言, 谢院生, 董哲毅,等. 血红蛋白在鉴别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作用[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 007(006):27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