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蓝光照射、白蛋白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研究蓝光照射、白蛋白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李圆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泗洪 223900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新生儿黄疸联合蓝光照射、白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2,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n=32,蓝光照射、白蛋白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黄疸联合蓝光照射、白蛋白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白蛋白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是指新生儿出生28天内发生黄疸的统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病理性黄疸,一种为生理性黄疸[1]。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方案,可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但一些新生儿患者经治疗后不能够有效改善黄疸症状[2]。为了研究治疗新生儿黄疸联合蓝光照射、白蛋白的临床效果,我院就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了随机的对照研究。以下为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研究时间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3,日龄最小的11天,日龄最大的21天,平均(13.72±2.56)天。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6:16,日龄最小的10天,日龄最大的22天,平均(13.53±2.65)天。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蓝光照射治疗,具体为:连续三天使用新生儿光疗箱为其行蓝光照射,同时调整患儿的床面距离与灯源相隔40厘米,并确保20至25厘米的灯管长度,420至470 nm的照射波长,治疗时应使用防蓝光眼罩遮挡保护患者的眼部,使用防蓝光尿片遮挡保护患者的阴部,每天进行一次照射治疗,每次照射最低8小时,最多12小时。

观察组:本组患者采取蓝光照射、白蛋白联合治疗,蓝光照射与对照组相同,白蛋白联合治疗的具体方式为:连续三天将15mL的10%葡萄糖溶液以及人血白蛋白1.0g/kg进行充分混合后为其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1.3观察指标

  1.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进行比较。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以患者的DBIL(结合胆红素)水平、IBIL(非结合胆红素)水平以及TBIL(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评价指标。

  2. 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出,本次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有:腹泻、发热以及皮疹。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60331f6f0aac3_html_9cb835f25f911886.gif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

两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μmol/L,60331f6f0aac3_html_9cb835f25f911886.gif

血清胆红素指标

时间

对照组(n=32)

观察组(n=32)

t

P

DBIL

治疗前

12.64±2.27

12.62±2.39

0.03

0.97

治疗后

8.89±1.96

6.78±1.41

4.94

0.00

IBIL

治疗前

23.70±2.55

23.78±2.56

0.12

0.90

治疗后

15.33±2.06

10.12±1.75

10.90

0.00

TBIL

治疗前

32.51±3.38

32.49±3.34

0.02

0.98

治疗后

25.14±2.43

18.60±1.44

13.09

0.00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腹泻1例(3.12%)、发热1例(3.12%)、皮疹0例(0%),观察组腹泻1例(3.12%)、发热1例(3.12%)、皮疹1例(3.12%),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例(6.24%)、3例(9.36%),两组t值为0.21,P值为0.64(P>0.05)。

  1. 讨论

由于新生儿机体内异常的胆红素代谢而导致较高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引起其巩膜、皮肤以及黏膜等部位发生黄疸的现象即新生儿黄疸,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不仅可直接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还可使其发生贫血、急性肾衰竭、血红蛋白尿或是永久性脑损伤等症状,对其机体健康危害较大[3]

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是为患者应用蓝光照射,该方法能够实现将其机体内的脂溶性Z型胆红素向水溶性E型胆红素转化,从而促进其排出的作用,但由于该方法不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因此易出现Z型胆红素再反转的情况,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4]。白蛋白是一种可有效结合患者机体内E型胆红素的胆红素载体,不仅有利于治疗稳定性的增加,亦可对已转变为Z型的胆红素进行抑制,将其与蓝光照射联合应用可使治疗效果明显提升[5]。另外由于白蛋白能够与人体内的胆红素结合,促进患者机体内的亲水性结合胆红素形成,使其游离的胆红素水平降低,因此不会使患者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6]

综合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应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DBIL水平、IBIL水平以及TBIL水平均较仅应用蓝光照射的对照组低,且两组腹泻、发热、皮疹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说明该方式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美翠,黎丽.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J].智慧健康,2020,06(08):119-121.

[2]刘春红.白蛋白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TBIL、DBIL、IBIL水平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01):108-110.

[3]吴琼,李艳华,顾承萍,等.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心脏,肝脏,神经损伤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22):2736-2740.

[4]林广玉,杨婕,杨雄华,等.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5):2550-2552.

[5]曾凡连,杜珊珊,杨慧君.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国际感染病学,2019,08(01):84.

[6]邵志英,朱敏蓉,周煜宗.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8,24(17):3507-351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