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常见病理类型

/ 2


胃肠道恶性肿瘤常见病理类型

韩静

成都华银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1730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胃肠道出现恶性肿瘤的几率也在不断的增加。胃肠道恶性肿瘤与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心理情况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那么有哪些病理类型是比较常见的呢?具体的前期征兆、患病原因以及检查方案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胃肠道实际上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但是胃和肠有着不同的分工,又互相影响着。胃是人类储藏食物、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面链接的是食道,下面连接的是十二指肠。

胃主要有三个功能,也就是存放食物的容器功能、通过分泌胃酸等消化酶消化食物的功能、将固体食物研磨变碎便于小肠吸收的功能。

肠道中的小肠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长度一般在3-5米左右。其具体的工作流程为:一,在胰液消化酶、胆汁的共同作用下,将胃中输送来的食物进行化学上的转变,简单来说就是提取出葡萄糖和果糖,并且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把脂肪变成甘油三酯、脂肪酸。二,将水、糖、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进行吸收。

结肠指的是大肠中从盲肠到直肠之间这段,一般成年人的结肠长度为1.5米左右,主要功能是吸收水、盐,形成粪便以及输送粪便。

直肠是整个大肠的最后一个部分,和肛门相连接,作用存储粪便。当其中的粪便累积到一定量后就会向人类大脑发出信号,人类再将粪便排出体外。

  1. 胃肠道恶性肿瘤常见病理类型

腺癌:腺癌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学类型,占比90%以上,可以表现为多种大体类型,如溃疡型、隆起型、浸润型等,显微镜下表现以腺管形成为特点,腺癌又可分为多种亚型,如筛状粉刺型腺癌、髓样癌、微乳头状癌、黏液腺癌、锯齿状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各种组织学亚型诊断标准稍有不同,如黏液腺癌需肿瘤大于50%成分为细胞外黏液。结直肠腺癌根据腺管形成的比例分为高、中、低分化及未分化。

腺鳞癌:腺鳞癌是一种既有腺癌成分、也有鳞癌成分的肿瘤。在不同的部位都可能出现腺鳞癌,但是与常规的腺癌或者是鳞癌来说,相对比较少见,如肺腺鳞癌、食管腺鳞癌等,这些都出现在比较常见的位置。患有该病症之后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大部分的腺鳞癌通过手术根治比较困难。

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直肠最常见,其次为盲肠、乙状结肠等,这种恶性肿瘤是一种拥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肿瘤,一般可以分为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等,其中类癌是预后最好的一种,只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即可,转移率以及复发率都相对比较低。小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最高,发展比较快。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其主要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原因是免疫抑制。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该类肿瘤的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部分患者需要放疗,比如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甚至有些生长缓慢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在早期不需要治疗,仅予以临床观察即可,例如早期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 发病原因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恶性肿瘤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那么具体引起人们患有胃肠道肿瘤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遗传方面的因素。比如胃癌,如果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曾经患有胃癌,那么有血缘关系的其它人就会比没有亲属患胃癌的人患病几率高4倍左右。

其次,饮食方面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长期食用腌制和熏烤食物的人群、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长期使用发霉变质食物人群相对比较容易患胃肠道癌。

最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不良习惯或者嗜好的人群,患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几率要比正常人大,比如长期吸烟的人群,要比不吸烟的人群患癌率高出一半以上,或者是生活中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会造成免疫力低,加上饮食上的影响,那么就会增加患癌几率。

三、患病症状

胃肠道恶性肿瘤在患病早期、中期都是有一些明显症状的,那么有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呢?

首先,胃癌早期的时候一般是没有症状的,有少数早期胃癌人群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与上消化道疾病相似的症状,所以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非常低。当胃癌发展到进展期的时候,就会开始有明显的症状了,如出现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这些都是发展期胃癌的症状。

其次,结肠癌一般有以下四种症状:一,出现粪便形状、排便习惯的改变,是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一般会表现为排便的次数明显变多,出现腹泻或者便秘,或者是两种情况交替出现,并且粪便中带血、粘液。二,腹痛也是早期比较明显的一个症状,一般为固定位置不确定性的持续疼痛,或者是腹部有饱胀感。三,腹部有肿块,一般这些肿块就是肿瘤,有的时候也可能是梗阻附近肠腔内的粪便块。四,结肠癌晚期的时候,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由于肿瘤导致肠腔变窄或者是堵塞的情况。

最后,直肠癌在早期的时候一般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当出现溃疡、肠道梗阻或者是感染的时候,才会出现一些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频繁的想要排便,排便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并且排便的时候感觉排不尽,肛门有下坠感。二,大便和以前相比变细或者是变形,最后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三,粪便表面有血或者是粘液。

四、检查方法

出现以上症状之后,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医院比较常用的检查手段一共分为五种:

  1. 内窥镜检查方法。内窥镜就是一种带光源的软管,可以经过口腔进入到胃中,通过内窥镜能够观察胃肠道粘膜的病变情况,这种方法是其他检查手段不能够代替的。内窥镜可以分为几种,也就是胃镜、结肠镜、直肠镜、胶囊内镜以及电子小肠镜。前三种是比较常见的内窥镜,第四种是将一个智能胶囊放到人体内,借助肠道的蠕动将胃肠内的具体情况拍摄下来,医生利用影像工作端,能够通过观察了解到患者的胃肠道情况。最后一种是在推进式小肠镜顶部,加一个气囊和外套管,最长能够到达回肠的中下段甚至是末端。

  2. 大便隐血相关试验。这种方法是当今使用最广泛、评估最多的一项试验,具有简单、快速、痛苦小的优点。

  3. 影像学。这种检查能够判断患者体内肿瘤的大小等情况,对评估分期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影像学的检查主要包含B超、CT、核磁共振、X线成像检查。

四,病理学方面的检查。这种方式主要是对于一些已经确定患有肿瘤的患者,进行良恶性肿瘤的确定。按照取材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种形式,首先是内镜活检。对患者体内出现病变的粘膜等进行组织活检,将性质进行确定,为治疗提供依据。其次是手术取标本。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全面取材,更加准确的确定肿瘤性质,以及具体病理类型,必要时还需要做免疫组化检测,为确定病理分期、制定放疗方案等提供依据。

结语:胃肠道恶性肿瘤如果早发现就可以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病情,甚至是根治疾病,但是如果到了中晚期,治疗效果就不能确定了。通过以上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出现相似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