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隋汛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 )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接诊面部轮廓整形患者共92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选取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前将患者依据面部填充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材质填充,观察组选择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比较患者近、远期填充满意度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填充治疗1月时满意度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填充治疗6月、9月时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12月内后续填充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轮廓整形治疗中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效果显著,且填充效果维持性较好,可依据患者实际酌情实施。

关键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面部轮廓整形;应用效果;临床价值


面部轮廓整形是近年来临床较为热门的一项整形项目,随着年轻化、幼态化审美观念对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影响,饱满而具有线条感的面部轮廓成为现在大多数人的轮廓整形主要诉求类型,而在传统面部轮廓整形实施中,面部骨骼结构调整是主要治疗术式,效果显著,但手术难度及风险性均相对较高,多数患者并不具备治疗条件,限制性明显,故而填充整形技术的出现则在各类软组织填充剂应用基础上实现了较为安全、便捷的面部轮廓整形术式,但在填充效果方面或受不同填充材质影响,在近远期疗效及满意度方面存在差异性[1]。因此,为分析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接诊面部轮廓整形患者共92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选取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前将患者依据面部填充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6例。

对照组,男2例,女44例,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8.07±4.59)岁,面诊结果确认颞部/面颊/鼻唇沟/眼睑凹陷,12/9/17/8例;观察组,男3例,女43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8.54±4.62)岁,面诊结果确认颞部/面颊/鼻唇沟/眼睑凹陷,13/8/18/7例。两组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患者面诊结果均确认为自然老化所致面部凹陷,符合面部填充治疗指征;(2)患者经确认面部填充治疗方式及材质后,确认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病理因素或外伤因素所致面部软组织缺失凹陷者;(2)自愿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材质填充:经面诊标记患者面部凹陷位置后,选择填充注射点。注射填充前30min实施局部外敷麻醉,麻醉结束后清洁残余麻醉药物,经消毒注射点后,吸取相应剂量透明质酸钠后进行注射填充,注射后局部按摩,实现填充剂在面部软组织内的均匀分布。填充结束2月后需复诊,进而二次填充[2]

观察组选择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经确认患者面部凹陷程度及面部凹陷位置后,先自患者臀部或大腿区域吸取脂肪颗粒作为填充材料。即在经脂肪颗粒供区实施肿胀麻醉后,进行脂肪颗粒吸取,将所吸取脂肪细胞进行无菌处理后,取0.9%氯化钠注射液漂洗脂肪颗粒至透明后,静置分层,分层结束后取中层饱满脂肪颗粒为填充材料,进行后续面部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即在经注射器吸取处理后脂肪颗粒后于患者面部凹陷部位进行多点、多隧道、多层次穿刺匀速、缓慢注射,脂肪填充结束后对注射部位进行手法抚平、塑形,确保面部凹陷的有效填充。术后于填充部位实施加压包扎,行常规抗生素治疗。填充3月后需复诊确认脂肪细胞成活情况及填充效果,依据实际效果进行透明质酸钠填充或二次脂肪填充[3]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近、远期填充满意度及预后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数据资料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如对比结果为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满意度对比

由表1可知,两组填充治疗1月时满意度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填充治疗6月、9月时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治疗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治疗1月

治疗6月

治疗9月

对照组

46

97.83(45/46)

84.78(39/46)

78.26(36/46)

观察组

46

100.00(46/46)

97.83(45/46)

93.48(43/46)

60190d7855908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


1.0109

4.9286

4.3985

P


0.3147

0.0264

0.0362


2.2填充效果维持时间、后续填充次数对比

由表2可知,观察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12月内后续填充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

表2填充效果维持时间、后续填充次数对比(60190d7855908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n

效果维持时间(月)

后续填充次数(次)

对照组

46

5.92±1.35

3.65±1.41

观察组

46

10.26±1.58

1.35±0.57

t

--

14.1639

10.2569

P

--

0.0000

0.0000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填充治疗1月时满意度对比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填充治疗6月、9月时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12月内后续填充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填充治疗是面部轮廓整形主要治疗方案,可在对面部皮下软组织进行物质填充后改善面部凹陷情况,而在传统透明质酸钠填充中发现受患者个体生理代谢机能差异影响,多数患者填充效果及维持时间并无法满足患者实际治疗需求,故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中,可在脂肪细胞成活后长期性维持填充治疗效果,且效果较为自然。

综上所述,面部轮廓整形治疗中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效果显著,且填充效果维持性较好,可依据患者实际酌情实施。


参考文献:

[1]肖胜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4):180-181.

[2]赵国青.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7):111-113.

[3]彭波.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