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试论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

谢丽丽 李惠

延安市人民医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2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综合性有效护理,有119例(占比97.54%)患者康复出院并达到了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能力。结论:对脑血栓患者,临床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脑血栓 临床护理 方法研究


1 引言

脑血栓是中老年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栓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脑血栓的形成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构成较大威胁。脑血栓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偏瘫)、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对脑血栓患者应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因此笔者就护理实践中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2 资料和方法

2.1 基础资料

以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2例脑血栓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54-83岁,平均67.4±3.8岁。全部患者均通过16排CT进行临床诊断并确诊为脑血栓,其中115患者例完全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全部例患者中,43例为首次住院,54例为二次住院,25例为多次住院。

全部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均采取综合性护理。

2.2 临床综合性护理方法

(1)药物护理。在药物护理前,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全面的CT检查,排除小病灶诱发小出血可能性,同时要仔细了解患者是否曾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历史,因为二者的药物作用机理完全相反。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如发现有出血征兆要立即停止用药,如果出血量较大要及时进行输血或给予纤维蛋白原治疗[2]。在行上述治疗后的5天内,每天要对纤患者的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二便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得时间和用药剂量。

(2)心里护理。通常情况下,脑血栓的发病比较突然且病情比较严重,常伴随行动及语言障碍。身体的突然变化会使患者心里压力比较大,会产生焦虑抑郁的精神状态。烦躁、恐惧、焦虑、抑郁及不配合治疗护理、对治疗失去信心,是患者的常态性反应。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沟通和亲切交流,态度和爱、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并予以满足,向患者详细讲解脑血栓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过程,告知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消除患者的孤独和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3]。同时要教会家属护理方法和技巧,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3)日常生活护理。由于脑血栓患者存在一定的语言和身体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精心护理。日常生活护主要理包括:安全护理,要在病床周围加装安全护栏,防止发生坠床事故;体位护理,保持被褥干燥卫生,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建立舒适体位,防止发生压疮,每天用温水给患者擦拭身体1-2次,保持皮肤清洁并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口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浸泡过的棉球定时给患者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以防止患者发生口腔感染不良事件。

(4)饮食护理。通常脑血栓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及心理和精神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导致食欲不振或进食困难,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方案,要特别强调饮食对临床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饮食要清淡、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富含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鼓励患者多食用谷物类、鱼类和豆类食品及新鲜水果和蔬菜,患者进食速度要缓慢,少食多餐,确保患者肌体所需营养的平衡。严格禁止食用干硬、粗糙、难以咀嚼、辛辣和带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4]。对于发病初期有咀嚼和吞咽困难的患者,要配制流质食物通过鼻食管喂食,但必须做好留置胃管护理工作,以有效防止感染事件的发生。

(5)运动康复护理。运动康复护理要在脑血栓急性期过后进行,随着治疗的进展及患者身体的逐步恢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帮助和促进患者的神经侧支循环以降低致残率,开始可在护理人员(家属)协助下在床上做屈膝、挺胸、抬头、伸展四肢等简单运动,并逐步增加难度;患者下床活动要给予拐杖或支架做依托并在护理人员(家属)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时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避免对患者造成以外伤害[5]

(7)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要向患者讲清楚坚持训练的重要性并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定期进行电话跟中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程并解答患者所关心的问题,嘱咐患者如发现异常要立即就医。

3 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综合性有效护理,有119例(占比97.54%)患者康复出院并达到了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能力。

4 讨论

由于脑血栓的发病比较突然,通常会使一个健康的身体在瞬间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患者会产生焦虑的心理和抑郁的精神状态,对治疗和康复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脑血栓的发病过程、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结合临床诊断结论,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本项研究证明,在综合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思想情绪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但是,其他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电话跟踪随访也是不可缺少的,各项护理措施的综合运用,对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得促进作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临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康复进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构建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促进脑血栓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敏敏.82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600-601.

[2]李美英.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4):453-454.

[3]李霞.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5(30):160-161.

[4]袁秀峰,苏彦凤.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心里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44.

[5]杜明月.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