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方法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1

创伤急救方法有哪些

刘晓燕

荥经县人民医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行业的发达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人们遭遇创伤的概率也越来越高。什么是创伤?无论是物理类的、化学类的还是生物类的,只要是外源性导致的人体受损,就属于创伤疾病。小到菜刀切手指,大到意外事故的发生,有些创伤表现为鲜血淋漓的外出血和令人咂舌的开放性伤口,有些创伤会导致局部的红肿、疼痛,如果是出现了红肿、疼痛这种闭合创伤,救治不及时的话,有些也会导致患者的血压降低,休克甚至功能障碍,如果是出现了出血和开放性的伤口,一旦救治不及时就极易引起患者的出血性休克,导致组织的坏死和器官的衰竭,甚至会引发死亡。创伤导致的死亡事故仅次于恶性肿瘤,创伤的治疗中急需争分夺秒的院前急救、现场措施,对于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创伤治疗的效果非常关键。

一、创伤急救的原则

1.争分夺秒降

对于创伤患者的急救来说,争分夺秒尽快展开有效的救治非常关键。我国的急救专家在上世纪就提出了白金十分钟的观点,认为在创伤发生的前十分钟内是创伤救治的白金时间。如果患者能在创伤发生的前十分钟其出血得到有效的控制,器官的障碍得到缓解则能显著降低危重创伤患者的死亡几率。

2.降低和避免其他损伤的发生

控制创伤患者的其他机体损伤,避免创伤患者发生残疾或者其他损伤,尽量保证患者身体功能得到完全的恢复。因此,急救人员应当在最快的时间内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例如选择使用正确的转运工具,选择合适的药品、医疗物品等。

二、有出血创伤的急救方法

对于开放性的创伤,例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患者受到了来自外源性的损伤出现了开放性的伤口导致的出血,那么对患者的创口进行止血急救是第一步。当患者发生出血的情况,根据现场判断的出血量、出血的特点和患者的创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急救方法。

常见的急救止血方法有指压法、包扎法、止血带法这几种。指压法是根据人体血管的分布,急救人员将自己的手指或者手掌将靠近患者心脏一方的出血动脉压迫,已达到暂时阻断血流的止血目标。这种指压止血法适用于暂时性的止血,后续需要其他止血法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包扎法是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在出血的部位覆盖一层消毒的纱布或者其他消毒过的绷带对其进行施压并包扎,依靠纱布、绷带的压力来止血。当患者的四肢出血,且出血量并不大,可以在包扎止血的过程中加若干层的纱布或者其他布类,以方便患者行动。对于出现了骨折情况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用材质较为硬挺的夹板帮助固定骨折处,以减少伤害。当患者的出血量较大时,显然指压和简单包扎已经无法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那么就要选择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止血带既可以是医疗专用的止血带,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用毛巾、手帕、腰带组合起来作为止血带进行止血,在应用止血带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影响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环,避免损伤患者的皮肤和神经组织。同时,还要注意止血带也属于暂时性的止血工具,不可长时间使用,在40分钟之后要注意缓慢放松止血带避免长时间缺血导致组织受损。

三、有骨折创伤的急救方法

对于发生了骨折的创伤患者来说,也需要观察是否有出血的情况,若有出血的情况要及时止血,对于没有出血的骨折创伤患者,首先应当判断患者的骨折大致类型,判断是开放性的骨折还是闭合骨折,为患者进行固定治疗,保证患者骨折处不再受伤。其次要根据患者骨折的程度来选择急救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固定器具。固定夹板的长度,固定夹板的材质都要经过选择以符合创伤之处的固定,特殊位置的骨折,例如脊柱发生骨折在急救的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的稳定性,避免脊柱的晃动,必要时可使用头部的牵引器来加固。无论是哪一种骨折,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做到避免让患者产生晃动、震动,可多个人一起负责对患者的移动,甚至可使用专门的转运床,以减少搬运造成的隐患。

四、有烧伤创伤的急救方法

当患者遇到烧伤所导致的创伤时,首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烧伤支出进行必要的清理,例如用医用剪刀减掉烧伤部位和周边的衣物,用消毒的药物进行冲洗,一方面防止创口受到污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口的尽快恢复。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人们遭遇创伤的可能性显著提升。对于创伤的急救第一原则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然后从控制机体损伤,避免其他伤害。在急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合格的急救方法来帮助患者摆脱伤害,远离导致创伤的因素,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和现场急救,在控制了创伤带来的损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前提下积极送入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