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教学相长——情景教学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动静相宜 ,教学相长——情景教学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姚岚 欧阳小换 郑文霞 张婕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就逐渐提高了对于护士素质与培养护理人才的要求。为更好的促进护理专业师生的职业、专业发展,就需要侧重于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问题解决与临床工作能力等。在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中,中医内科护理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是中医临场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在内科病证护理中可有效的实践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在中医护理理论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整体观念与辩证施护理,按照现有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新型护理理念,旨在培养护生问题解决、辩证施护能力,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的中医护理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动静相宜,教学相长;情景教学;《中医护理》;教学应用

按照现代护理观与整体护理实践要求,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具备独立判断、决策、执行的能力,而开展传统护理教育模式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患者的需求很难用动态、整体的观念去实现。基于此,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可根据护理操作为试点,通过多种方式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如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以及正负反馈等[1]

1《中医护理》教学简介

同中医学一样,《中医护理》所具有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人类诞生以来,疾病就出现了,医与护就有了,医护同源。换言之,在萌生医疗技术与知识之前,针对损伤、疼痛古人就已经制定了较为原始的护理措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如社会、时代以及生活习俗等,尽管中医护理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但是在中医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其理论、方法以及经验。站在中医角度上,有“三分治、七分养”地主张,关于中医护理的各个方面早就在《黄帝内经》中进行过系统的阐述,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如精神修养、饮食护理与禁忌、个人卫生、用药护理等,中医护理可有效结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关于人们的需求可实现多层次地满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历练,所具有的群众基础十分深厚。

然而,当下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只采用《中医护理》这一本教材,其中包括多门课程,如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临床各科、中药学等,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具有繁杂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往往比较被动,不能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相应的就很难进行融会贯通,学生极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讲好这门课[2]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中医护理学知识,且需要熟练的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以此可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开展情景教学,通过对不同情景的创设,巧妙结合认知与情感、教与学、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知识可将具体实践锻炼深刻、丰富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被动教育状况的改变,确保教学能够在师生双向互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开展,以此有助于良好效果的取得。

2具体应用

2.1紧扣教材,合理设计情景,因材施教

按照“讲解-讨论-总结”开展教学活动,可实现理论与具体病例的有机结合,关于情景教学的开展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关于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必须严格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从根本上对其精髓进行准确的把握,不仅不能对他们提出较高、过深的要求,且万万不能听之任之;在课堂讨论过程中需围绕病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如课件、挂图、VCD等,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刻采用协商式、启发式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且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最后,按照本堂课的内容教师需进行有效的总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此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学习的印象[3]

2.2中医护理特色的体现,教学情景的设计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整体护理与辩证施护,关于上述特点必须在课堂情景设计体现出来。

  1. 整体施护:在整体施护过程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情景,可帮助学生意识到:中医在疾病护理过程中对于良好生活环境的营造、情志的舒畅性与稳定性、饮食调养的合理性以及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非常重视,因此需要因人、因时、因地的开展护理工作,针对病人在年龄、体质、发病季节、所处环境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

  2. 辩证施护:在中医护理中辩证施护是一个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情景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比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病与证之间的区别、联系,更好的掌握中医辩证的独特魅力,根据证候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中医护理技术,如中医药透治疗、中药保留灌肠、针灸、艾灸等,严格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防范,实现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3. “治未病”原则:在疾病预防与康复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设计情景过程中侧重于“未病先防”和“即病防变”。引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预防疾病的,在疾病发生后又制定了哪些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通过开展积极的讨论,及时找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原则,并进行认真总结,以此可方面学生进行记忆。

2.3多角度与多学科渗透,强化学科联系

中医护理的主线在于中医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与学科间的渗透,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如《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因护理工作与患者直接面对,护理质量除了能够在护理操作技术上体现出来之外,还需要护理从业者具备多学科知识,如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能够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贯彻情景设计这一思想,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在开展针灸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的的实现可通过对治疗情景的模拟来实现,即其一指导病人事先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在交流过程中致力于其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显著提高;其二,通过安置病人体温,强化与人合作的能力;在选择病人穴位时,对学生的护理诊断能力、综合判断力进行科学的锻炼;做好洗手与消毒针具工作,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树立无菌理念,采用所学理论知识做好行针工作,促使患者感受到酸、胀、麻、重,以此能够对“得气”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进行有效验证。这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实现眼、手、耳并用,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可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有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显著增强[4]

结束语

通过积极的开展教学改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中医理论和中医护理技能,且部分学生在家人与朋友保健护理中能够有效应用一些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等,通过学以致用,有助于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胡新菊.Seminar联合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优化本科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8,33(18):2773-2775.

[2]张颖,高璇,周文涛,常海霞.情景式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6):1-3.

[3]周学萍,汪旭升.“情景创设+操作标准化”模式在高职中医护理灸法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4):64-66.

[4]曹俊,吴际军,杨玲娜,梁清芳.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常用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