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3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王占铎 夏宝林 杜国亮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山东昌邑 261300

【摘要】目的 分析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方法治疗)和实验组(50例,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中位数值为(10.55±2.12)周,住院时间中位数值为(21.44±2.4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7±2.55)周和(43.55±4.52)d,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于创面的恢复和感染预防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是一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类型,若患者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并采取软组织感染控制措施,则会逐渐而华为骨髓炎,进而对其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作为一种骨外科常见疾病类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皮下和皮肤组织撕脱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骨骼延迟愈合、关节和骨骼损伤、创面污染等情况,并诱发全身炎症和感染现象,症状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换药和更换敷料是以往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但患者治疗后存在局部坏死、感染等不良反应问题,因而整体治疗效果较差,所以,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也成为了临床上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通过引流和灌洗等方式清除坏死的感染组织,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该方法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且处理不当也会增加患者的复发风险。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种近年来临床常用的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本研究以我院住院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100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为观察对象,对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分析研究,男性:女性比例为56:44,年龄最小22岁,最大53岁,中位值为(37.4±13.3)岁,病程最短0.8d,最长2.2d,中位值为(1.6±0.4)d。结合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性:女性比例为28:22,年龄最小23岁,最大53岁,中位值为(38.1±13.1)岁,病程最短0.9d,最长2.2d,中位值为(1.7±0.3)d,实验组50例,男性:女性比例为28:22,年龄最小22岁,最大52岁,中位值为(37.1±13.5)岁,病程最短0.8d,最长2.1d,中位值为(1.5±0.3)d,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临床研究过程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影像学配合临床检查确诊为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且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且能够配合随访观察。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是80岁以上者;妊娠期或是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是沟通障碍者;相关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治疗,首先局部麻醉创伤部位,彻底清除感染和坏死的组织,将脓液和肉芽组织取出后实施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对于创伤部位使用碘伏、盐水和双氧水多次进行冲洗。实验组行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具体措施:创面清理和消毒方法同对照组,结合患者药敏试验检查情况确定适当的抗生素骨水泥类型,常用类型包括庆大霉素骨水泥、头孢哌酮骨水泥、万古霉素骨水泥等,在软组织腔隙内注入抗生素骨水泥,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涂抹浅表的感染灶,连续包扎7~12d后进行复诊观察,确定有无创面脓液分泌、肿痛、红肿等情况,若创面状况良好即可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并实施皮瓣修复或是植皮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情况。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患者接受14d系统治疗后,创面无分泌物,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部位全部出现新鲜的肉芽组织,有效为患者接受14d系统治疗后,创面无分泌物,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部位部分逐渐开始出现新鲜的肉芽组织,无效为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创面感染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治疗后创面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团队全部工作人员均通过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记录,经SPSS22.0软件对表格进行处理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整体疗效。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接受特定方案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中位数值为(10.55±2.12)周,住院时间中位数值为(21.44±2.45)d,两组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7±2.55)周和(43.55±4.52)d,两组数据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例)

创面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50

10.55±2.12

21.44±2.45

对照组

50

16.77±2.55

43.55±4.52

T值


13.263

30.409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全部50例实验组观察对象中,合计4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如表2所示。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50

36(72.00)

12(24.00)

2(4.00)

48(96.00)

对照组

50

20(40.00)

15(30.00)

15(30.00)

35(70.00)

T值





11.977

P值





0.001


2.3 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全部50例实验组观察对象中,仅有2例发生创面感染问题,感染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如表3所示。

3 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感染例数

感染发生率

实验组

50

2

4.00%

对照组

50

13

26.00%

T值



9.490

P值



0.002


3 讨论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指的是创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皮肤或是软组织缺损情况,该疾病可以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以往临床上倾向于选择全身支持、换药、清创等方法治疗,配合后期植皮处理,但是,长时间的开放性换药处理也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进而降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1-2]。敏感抗生素治疗也是以往临床常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但是该方案的治疗效果较差,无法将病灶部位彻底清除,创面会产生细菌残余情况,进而会增加局部组织坏死风险,也会抑制抗生素的渗透效果,因而长期疗效不稳定,后期复发风险较高

[3-4]。抗生素局部灌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染产生控制和预防的作用,但是如果治疗措施不当会产生病原菌,进而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6]

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法,并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抗生素骨水泥能够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抗生素,且其治疗效果不会受到局部缺血等因素的影响,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创面感染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抗生素骨水泥的主要成分为抗生素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者均匀混合能够产生支架支撑和填充作用,且抗菌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控制病灶的治疗方案,提高抗菌治疗的针对性,且无免疫反应问题,对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但是,如果临床上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病原菌感染问题,因而需要加以关注[7-8]

从本次医学研究的结果来看,通过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中位数值为(10.55±2.12)周,住院时间中位数值为(21.44±2.4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7±2.55)周和(43.55±4.52)d,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抗生素骨水泥的治疗方案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更具优势,整体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针对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于创面的恢复和感染预防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荆延峰.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14-15.

[2]董文涛,彭吾训,周永芳,等.Ilizarov外固定架骨延长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4):567-570.

[3]郭仕强.骨搬移技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临床效果[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7):544-545.

[4]邓杰.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7):2716-2719.

[5]刘光永.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在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3):226-227.

[6] 韩大伟 , 张百明 , 叶灵超 .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 , 2017, 22(4):673-674.

[7]吴欢乐.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回顾性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117-119,171.

[8]彭庆星,施少郡.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9,39(3):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