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王宝芹

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

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社区一般慢性病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组建自我管理小组开展自我管理活动方式。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进而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药物仅仅是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方式,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患者主动用药,并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才能合理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水平[1]。而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3.7±1.5)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7.8±1.2)年。研究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63.6±1.6)岁;病程 3~15年,平均病程(7.7±1.3)年。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社区一般慢性病管理方法。定时到社区医院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检查,同时自我管理以及日常用药等均由患者自己做决定。

研究组采用组建自我管理小组开展自我管理活动方式。成立专门的护理管理小组,并由专门人员对患者做一定的咨询以及随访等,同时给予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针对性指导。①血糖管理:叮嘱患者每天自己测量血糖,并将血糖测量仪的具体使用方式告知患者,确保其能有效读取测量数据,并进行准确的记录;②用药管理:告知患者一定要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并主动将药物名称、作用、药理机制以及用药后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均详细告知患者,若患者用药后其效果并不理想,则需要及时向医生进行咨询,切记不要自行改变用药剂量;③饮食管理:叮嘱患者不要摄入过量的盐分,多食用新鲜果蔬类食物,同时禁止喝酒吸烟。

1.3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从药物依从性、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锻炼以及足部护理等五个方面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分。每一项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水平越好。

(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2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为(67.2±8.3),研究组为(68.3±8.2),两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为(70.5±9.1),研究组为(93.7±6.1),且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对比(6013842b61e05_html_922b85f3e7e6fb2e.gif ,分)

组别

例数

自我管理效能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5

67.2±8.3

70.5±9.1

研究组

35

68.3±8.2

93.7±6.1

t值

/

1.369

16.982

P值

/

>0.05

<0.05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9±0.7),餐后2小时血糖为(12.9±1.3),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9.1±0.6),餐后2小时血糖为(12.8±1.5),两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2±0.6),餐后2小时血糖为(10.3±0.7),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9±0.2),餐后2小时血糖为(8.5±0.6),且研究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对比(6013842b61e05_html_922b85f3e7e6fb2e.gif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5

8.9±0.7

7.2±0.6

12.9±1.3

10.3±0.7

研究组

35

9.1±0.6

5.9±0.2

12.8±1.5

8.5±0.6

t值

/

1.032

16.034

1.128

1.972

P值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类型,且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2]。这两种疾病的控制以及治疗过程具有长期性,而病情的好坏同生活方式以及按时服药等存在的一定联系,因而为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自我管理[3]

自我管理主要是指在医护人员协助下,患者共同承担一定的预防性以及治疗性活动。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医患之间的共同参与以及激发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特别适合糖尿病等需终身管理,并涉及到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问题的疾病[4]。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理想效果,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使患者能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进而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钟春芳.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008(002):159-161.

[2] 翁媛英, 张丹红, 林巧,等. 全方位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 025(001):81-84. [3] 姜莹莹, 张惺惺, 毛凡,等. 以社区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随机对照研究效果评价[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53(002):206-211.

[4] 鲁向而.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J]. 当代医学, 2018, 24(14):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