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 培养学生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挖掘教材资源 培养学生能力

黄河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 400038

摘要: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载体,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线索,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在表现形式和陈述方式上都是小学生较喜欢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材优势、思维能力、合作交流

教科书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通过这几年的的教改实验,我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大胆尝试,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互动交往、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学习的崭新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形成。下面是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粗浅体验: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每个 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二年级下册新教材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如:在教“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四册教材40页)(长+宽)×2公式推导采取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找:在下面图形中找出长方形。


自选图形 9




    2.描:从一点开始把长方形图形用蓝笔沿长方形四周描一描。(事先准备好的学具)
    3.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突出两个长和两个宽相等)

画布 12直线 13直线 15直线 16直线 14
       4.摸:引导学生摸学具的周长,摸课本和书桌的四周。(帮助学生建立长方形周长的概念)
        在教学中采取操作→感知→理解的方法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动作直观——表象——概念— —概念系统。充分体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思想,符合学生学数学的认识规律。“动作直观 ”是认识的起点,“表象”是在操作和观察等活动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初步形象,是知识形成的中介 ,最后才在头脑里将获取的“表象”进行深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它要求教师必须加强直观教学和学具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知识的“表象”,促进其理解,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让学生说算理和公式的由来,这样使内化了的外部程序,经过大脑加工转化为外部语言,这样较好地培养了儿童逻辑思维能力。

二、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挖掘教材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报一个两位数(例如15),一个3位数(例如453),要求都能被3整除。这一时难住了学生,而老师随口说出了一连串能被3整除的3位数。学生感到神奇和惊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一般都是采用将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为长方形而得出“底×高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法,老师抓住学生 “平行四边形面积在什么情况下和长方形面积不等”的疑问,提出问题:“用4 根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这时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相等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出学生的不同的答案:相等、增大了、减小了。争论十分激烈,进而引发学生主动探求,最终得出结论:当平行四边形与长方 形底边即长相等时,拉动平行四边形成为长方形,其高变化了,面积相应增大了。这样一个具有学科特点的问 题,引发和培养了学生用动态的观点研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之间关系的主动探索欲望和求知精神。
三、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选择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实的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抽象出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如在教学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内容时,教材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两位师傅加工零件的场景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同学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谁加工得快?这一数学问题,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得出了四种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交流多种解决方法的过程,逐步体会各种解决方法的特点,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用好新教材,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面对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同桌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数学知识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创新、动手实践、勇于求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