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建设期核安全文化建设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核电工程建设期核安全文化建设与思考

邓玲利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5116

摘要:核安全是核电企业的生命线,工程建设期的质量是核电厂整个周期核安全的基础。重视核电工程建设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本文将针对核电工程建设期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要素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核电建设期;核安全;核安全文化

1 引言

核电是一种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当前中国核电事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核设施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对周围环境及生物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核电厂而言,确保核安全是首要重任。工程建设期的质量是核电厂整个周期核安全的基础,工程建设期的核安全将为核电厂提供最基础、最本质的安全保障。重视工程建设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能有效保证建设期的核电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

1986年,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交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审会议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概念,认为正是由于核安全文化的缺失,才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安全文化》中对核安全文化的定义: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 即核电站安全问题因其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国家核安全局(NNSA)发布的《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对核安全文化的定义:核安全文化是指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安全第一”为根本方针,以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最终目标,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特性的总和。

核电工程建设期,核安全文化可以理解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核安全人人有责,核安全文化全员参与,每个人都是防止核事故的一道屏障。核安全文化建设,既包含个人态度、意识的培养,又包含组织体系的建设。

3.1人员对安全的承诺

核安全文化推行的对象是全体员工,对各级人员的响应均有要求。

3.1.1管理层

企业核安全文化氛围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尤其是决策层的态度。业主及参建单位决策层应树立正确的核安全观念,在核电工程建设任何决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原则;其次,管理层工作中的言行应能够为其他员工做出“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表率、树立榜样。

管理层应保证企业内信息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准确、通畅的传递。管理层还应听取员工心声及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并对不合理的制度/规定加以完善、以更有效地确保核安全。同时,管理层还应采取激励、奖励和惩罚措施,以强化反映核安全至高无上的行为和结果。

3.1.2员工层

核安全文化需要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良好的核安全文化对员工的要求包括个人责任心、质疑的态度、有效的安全交流等。对于各单位的员工而言,首先最为重要的是要养成按章程、按程序办事的习惯,同时,安全有效的沟通、确保信息及时传递以及遇疑则停、质疑的工作态度也是必须要培养的。各单位所有员工,任何情况下应始终牢记”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核电工程建设期,要引导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坚决制止弄虚作假及违规作业的行为,并避免存在走捷径及侥幸心理等。

3.2管理体系

对于核电企业而言,核安全文化是灵魂,质保管理则为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完善、有效的体系是开展质保管理的基础工作,各单位应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质保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程序等,并要求所有的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程序执行。同时,各单位应营造和谐、公开透明的工作环境,鼓励所有员工多途径提出问题,纠正问题、不断改进工作绩效。

另外,为保证质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各单位还应做好评估和经验反馈工作。核电领域的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和同行对标评估,通过自我评估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实施纠正措施进行改正;通过与同行的对标评估,找出本工程与国内外其他核电项目的差距,从而加以改进、不断完善;评估工作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经验反馈是通过对收集内外部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或良好事件,对经验教训事件进行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以及执行针对性较强的纠正措施,可有效防止或减少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核电工程建设期,经验反馈工作可能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但实际上通过本项目及其他项目的经验反馈,可少走很多弯路、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国内核电项目建设期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4.1 工程管理链较长问题

核电工程建设属于技术、劳动密集型建设活动,为有效减少工作接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工期,国内核电厂建设大都采用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由一家单位总承包。同时,业主聘请监理单位负责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业主也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形成业主-监理-总承包单位-施工承包商四级工程管理模式。

建设期的核电项目,由于参建单位众多、接口多,管理链较长,同时各单位核安全文化建设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建设期整个核电项目的安全文化作用很难形成一股有效、强大的整体合力。

针对此问题,作为对核电厂核安全负最终责任的单位,业主应牵头整个核电工程建设的总体管理工作、发挥工程管理的龙头作用,采取多种手段调动资源来帮助、监督承包商及时消除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水平。业主应以合同/协议为基础、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在工程安全、质量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合作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以示激励;对于表现不达标的单位或人员进行惩罚。

业主还应积极鼓励和倡导承包商对项目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

4.2 成本、进度等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不利影响

核电工程具有技术复杂、资源投入多、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工程建设期间不可预料的因素较多,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赶工期的现象,在资源、进度压力较大情况下,存在工程质量和安全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的风险。

各单位的决策层及管理层在资源、进度、成本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在决策或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核安全至上”,坚决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代价换取成本或进度。

4.3 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核电工程建设参建单位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导致人员经验及技能水平、责任意识等长期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及施工人员一旦流失,后补新进人员的培养需要花费时间,成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熟练的施工人员需要数年的历练,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势必对核电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对核安全文化造成稀释。

针对人员流失问题,各参建单位管理层应采取措施确保核电项目上部分关键岗位人员的稳定,特别是施工承包商重要施工作业班组长;同时,可通过提高员工待遇、为员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等手段,留住人才、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为核电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人力保障。

4.4 施工人员素养问题

国内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的主要来源为农民工,核电施工企业也不例外,与传统的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相比,施工一线的农民工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主人翁意识不强、人员流动性大等不利因素,对核电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

针对施工人员素养和人员流失问题,加强新进人员的培训与传帮带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施工人员技能及责任意识培训可以通过专题培训、技能考核、程序学习、日会、班前会、工作场所张贴宣传等形式进行。

5结语

核安全是核电企业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文化建设是核电事业发展的基础,基础越坚固,核电事业才会发展的更好。核电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核电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持续不断的发展、推进。

参考文献

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安全政策声明》,国核安发[2014]28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017

INPO《健康核安全文化特征》,INPO12-012


作者简介

姓名:邓玲利; 出生年月:1981.09; 籍贯:陕西扶风; 学历:硕士研究生; 现有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核电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