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师资互补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师资互补的分析

徐照

石家庄高新区想象国际小学 河北石家庄

“右臣闻三代盛王,教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羣材。”培养师资一直是各个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师资不足也成为当前各学校发展的障碍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养进程中,应当将集团化办学的理念与方式贯彻到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1. 现阶段基础教育师资现状

通过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职工的调查研究,根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发现现阶段基础教育师资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男女教师比例失衡严重

调查数据中女性教职工占比91.06%,男性教职工占比8.94%,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非常严重。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有女教师上课,势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有影响。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孩子需要母爱,也不能缺失父爱,如此,人格的形成才是健康的。只有男女教师比例均衡,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1. 教师职称比例失衡

调查数据中初级职称教师占比81.3%,中级职称教师占比17.89%,高级职称教师占比0.81%。教师行业职称评定名额少、评定难,造成了职称比例失衡的现象,中高级特别是高级职称占比少,这会大大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职称问题的解决势必将大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吸引更多的人进入教师队伍,这对于当前优质教师数量短缺问题,将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1. 教师对教材的熟练驾驭程度不足

调查数据中认为“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较好”的教师占比57.72%,认为“目前对教材的理解还谈不上熟练和深刻,更谈不上创造性的使用”的教师占比28.46%,认为“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教师占比13.82%。半数以上教师能够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较好,但也有近三成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算熟练或深刻,可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教师更是只占一成多,说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尤其是熟练驾驭程度需要加强。

  1. 对于师资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首先,经济原因是阻碍男性选择教师行业最主要的原因,提高教师行业的整体待遇水平可有效解决这一点,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够从根本上留住男教师,让男老师也可以担负起养家糊口的任务。其次,教师招聘考试中,女性教师成绩较为突出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可以尝试在教师招聘考试时,设置专门的名额选聘男性教师,同时可以通过一些特殊优惠条件吸引男性报考,这样才能尽快弥补教师性别结构的失衡。最后,以往大家的观念都是女性最适合成为教师,其实教育队伍不仅需要心细的女教师,也需要具有阳刚之气的男教师,要提高男性教师的社会尊重程度,需要大家转变观念。

教师职称比例失衡。首先,基础教育阶段中、高级教师职称数量较少。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增加整体职称数量,大大增加评选成功可能性。其次,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最后,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如推行中小学领导岗位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领导岗位不再占用职称名额。教师职称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当前师资不平衡问题,也将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对教材的熟练驾驭程度。首先,从内容入手。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同时深刻理解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在了解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注意前后联系,使得知识点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把握教材。其次,要抓住重点。正确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加合理,在掌握了教材内容,抓住重点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最后,联系学生实际。掌握了内容,抓住了重难点,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差异、预习的情况、不同的需求中找到结合点,让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提升教学质量。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得心应手,才算是驾驭了教材。

  1. 探索集团化办学实现师资互补

新时代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师资互借、互用、互补制度的建立对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集团化办学恰恰能够推进师资力量的整合与互补,改善师资发展的各类不平衡现状,从而保证师资建设的良性发展。

  1. 发挥集团化师资优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团化办学优化整合资源,建立集团教师共同体,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形成教育集团发展的主力军。集团化办学改革,打破单一学校的办学格局,积极推进深度融合,随着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教育集团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达到更高标准,师资实力与层次大大提高。无论是一线教学能手还是资深科研骨干,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进一步整合,更好发挥团体优势,呈现“1+1>2”的集团效应。同时教育集团各项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信息交流和督导评估,优势都比以往更加凸显,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常规教学就有保障,就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在集团化背景下,内部学校团结互助,每个集团都拥有一批教学能手、技术精英和科研骨干,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交流势必更加充分,实现更高标准的教师资源共享。

  1. 集团内部师资互补

集团化办学对师资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优化教育资源。通过调整,解决教师性别、职称、学科等方方面面存在的不平衡现状,从根本上补齐短板。打破了教师一校所有制和只能为本校服务的旧体制、旧观念,建立了教师人才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优化,以此解决师资缺口,使新的师资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与此同时,集团化办学能够发挥集团内各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集团内校长到典型学校进行驻校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集团内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团协调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尝试去跨校兼课,既可补充教师资源的不足,又可以增进集团各校间相互了解和交流,这也是集团化办学优势之一。师资建设重在优势互补,这种互补可以直接促进师资配置合理化,突显师资优化配置的发展优势,保证教师资源的充分和有效利用,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壮大,教学资源更加优化,实现教育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1. 推进集团化教研活动

集团内各学科名师组成集团化教研会,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论坛、教学能手评选,优质课、创新课评选等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协作优势,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实现对教材的熟练驾驭。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也应当创新不同的形式,根据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避免重复浪费,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施教能力的持续提高。集团化教研活动可以盘活师资交流,突破教师必须是学校内的局限,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教育,促进整体共同发展。此外,还可以实行“师带徒”模式,集团为每位教师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采取小组研讨、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从而在集团化模式下培养一支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为学之基立于教师,为师之基立于人才。集团化模式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任重道远,我们更要特别重视教师资源的整合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通过营造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的新局面,全面提高师资素质,为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