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助力语文阅读鉴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传统文化助力语文阅读鉴赏

王丽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之一,成为语文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应当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鉴赏

导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1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讲解内容的,所以文化培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文化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有必要运用好传统文化知识,使传统文化的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 古典文化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

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所涉及到中华古典文化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现代诗歌。中华古诗词中频频出现“巷”意象:李商隐的“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舞啭春禽。”李煜的“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系列的古诗句,显示出“巷”意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它曲折悠长的形状,灰暗的色彩、久远的年代,营造了破败沧桑的氛围,更适于抒发忧伤、惆怅之情。“巷”代表了江南独有的风韵。

由此,借助中华古诗词文化之巷意象,学生在学习《雨巷》时,已经在心中描绘出了小巷的样子:一条青石小巷,弯弯曲曲,幽深窄长,青青的石板路泛着灰暗的光。两侧残损的屋檐,破旧的老屋,斑驳的围墙,记载着岁月的故事,回忆着当年的风光。

另外,“雨巷”中还涉及到了“雨”这个意象。自古以来,“雨”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总是能增强朦胧的意境和寂寥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忧伤、惆怅的心境。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抒发了情人间的难舍之情;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着思念之情;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写尽了亡国之痛 。而“雨”“巷”两个意象叠加,再现悠长寂寥的小巷,淅沥连绵的细雨,构成了一幅凄清朦胧的画面,营造了哀怨伤感的意境。学生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就能够更快速的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触摸到作者所表达的诗心。

汉民族在表情达意上是含蓄的民族,喜欢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讲究情景交融。其中“意象”是艺术美、文化美的集中呈现。一个经典的意象,其形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包含着中国文人一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在教学中,聚焦意象,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始终对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自信、自觉传承。

再如:《荷塘月色》中的“月”“荷”两个意象,自古以来,“月”象征团圆美满和思乡,“荷”与“和”“合”谐音,象征和平、和谐。由此可见,在《荷塘月色》中通过对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的景物分析,通过对《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诗句的鉴赏,借助“荷”“月”这两个意象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我们均能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对宁静、纯洁、美好的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借助“月”“荷”古典文化中的“文化密码”,学生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也触摸到了民族文化的密码。

3 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在课堂知识传授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丰厚学生的文化常识,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但是,我们还要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

提问:马克思与恩格斯是携手四十年、肝胆相照的朋友。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表现出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和对其功绩的赞颂之情。但是,在本文中看不到对于亲朋逝世的那种深切的痛楚,作者对马克思逝世表现得比较冷静。讨论分析一下恩格斯这种情感的原因。

明确:

恩格斯的演讲属于现代宣读体悼词,悼词的内容应积极向上,情感应昂扬健康。它不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将来。另外,恩格斯能坦然面对马克思的死亡,这可能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4 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生死观受其信仰影响,认为人生只是一段旅程,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人生的“复命归真”;生存就是为了“赎罪”,死亡是“苦难的最后解脱”。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到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儒家多谈生而讳言死,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也强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道家认为生死是痛苦的,想要消除痛苦,就要修道成仙,成为“真人”。真人是与道一体的永恒存在。而唯物主义者信奉马克思主义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作用于现实的历史过程,“为人类工作”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理想,必要时可以为了这一目标牺牲生命。

这篇文章是恩格斯的演讲稿,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死观,它不同于西方生死观,也有别于古老的东方生死观,但却和现代的所追求和提倡的人生观有相同之处。基于这种生死观,恩格斯能坦然面对马克思的死亡,说出这样一番话:“活活看着这许多未完成的工作摆在眼前,受着很想要做却不能做的苦楚——比安然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 ”。

在课堂讲授时,展示东西方不同的生死观,突出马克思主义生死观。让学生们了解恩格斯情感冷静的原因,认识中外生死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与理解,也端正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外国文化需理解并要尊重,中外文化有差异也有相同。这也是我们处理文章所带来的不同文化不同理念的了解。学生只有广泛了解,才能认真鉴别,最终慎重抉择,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理解、借鉴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能力,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这就是 “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价值所在。

5 结论

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这是每一个语文人的教育使命,也是语文教师的语文观,教师心中存有课程标准,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让每节课都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