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探究

代成亮

枣庄矿业集团中兴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具有耗能少、污染小、劳动力需求低、生产效率高和质量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采用标准化和工业化途径进行建造。制备过程为:在工厂预制完成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组装成一个建筑整体。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五种类型。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住房变得紧张起来,加上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装配式建筑在近几年迎来了空前发展。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国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能够达到30%。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探究

引言

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由工厂经过机械化、标准化、流水化作业生产建筑所需构件,经养护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一些吊装机械逐一进行安装和调整而形成的建筑物。预制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的是提前预制好的构件。这样的建筑现场不需要大量的湿作业,对环境污染小,工地更环保。同时省去了养护时间,所以工程进度会提高,工期会缩短。由于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吊装作业,构件体积大、重量重,在吊装作业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塔吊吊装构件,吊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脱钩现象,将对塔吊下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同时吊件脱落会造成构件本身的损坏及对下方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损坏。所以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迫在眉睫。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

(1)材料方面:作业中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工厂已经养护好的构件成品,加工后运送到现场组装,较之前的材料而言更环保更方便。特别是预制的夹心保温外墙板,制作时混凝土和保温材料一次浇筑而成,外墙保温层不宜脱落。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更方便更先进。(2)施工方法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以吊装作业为主,通常采用塔吊吊装预制构件,吊装中吊钩与构件预留钢筋连接或与起吊点连接,吊至计划部位进行组装。当然过程中要根据构件情况设置安全防护栏或临边防护措施,完成构件钢筋焊接和防水条焊接。根据施工方案可以在同层顶现浇完成后进行套筒灌浆,或在本层墙板吊装完成,顶板模板安装调试完毕后进行套筒灌浆。施工方法总结为构件吊装后进行焊接,然后套筒灌浆,接着再进行构件吊装,以此循环进行。(3)安全隐患方面: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方案问题会导致安全隐患。在施工平面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好预制构件堆放的问题,避免发生由于堆放不当造成施工现场车辆堵塞和构件吊装不方便的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现场监督考核不到位、构件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是否持证上岗都会造成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吊装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和地面指挥人员默契配合。缺少默契配合容易造成刮碰事故。吊装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连接部位失效,导致脱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吊装机械长期大负荷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在外墙的施工中还容易发生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包括临边坠落和重物坠落。除此外还有触电的安全隐患,在预制件拼接完成后要进行防水条的焊接,钢筋之间也要焊接,通常会拉一些临时的电缆,如果作业人员麻痹大意操作不当就会发生触电风险。

2 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

对于工程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把建筑整体框架拆分成各个部件,现场如何把各个部件再重新组装成整体。同时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没有太多设计经验可以参考,需要深入思考预制构件的多角度视图,后期连接、预留孔洞等问题。生产加工阶段需要保障预制构件的质量,首先应在加工前对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其型号满足设计要求。其次要保证模具的刚度和精度,如预制墙板的嵌入部件,连接器和保留孔部件都要精确到位。最后对于某些特殊构件需要特别注意,如截面较小的构件,应选用小型的振动设备;对于复杂的构件,可适当延长振动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分布。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厂到现场的运输,需要制定运输方案及运输中的固定措施方案,避免预制件受到破损。二是现场内的运输,可采用吊装机直接吊装至施工位置。此外当预制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还要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做到分类、有序堆放,以避免或减少二次运输。吊装和连接阶段是工程的核心,其主要施工流程为:吊装、拼接、灌浆以及部分混凝土的浇筑。吊装过程中要平稳抬高,避免摆动,以防止预埋件碰撞或脱落。连接过程中容易出现构件就位困难、拼装误差大等问题,由此要严格预制构件拼装的准确性,做好构件的水平和垂直精确度的调节工作。验收阶段首先应分批进行检验,并要有完整的施工检验依据;其次是分项检验,如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材料性能等进行验收;最后是对分部工程及整体感观进行验收,并要对装配式建筑整体观感给出综合评价。

3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

3.1 尺寸精度高

装配式建筑因为是拼装连接而成,所以对它的现场安装尺寸要求极高,加上安装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专业,如果有一个建筑部位的尺寸有偏差,较轻的后果是这个部位构件拼装不成,造成经济损失;较重的后果是就算拼接完成,一定时间后这个建筑也会造成整体失稳,发生建筑事故。针对该问题,首先应鼓励开发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安装仪器,或者引进国外精密仪器,避免因机器造成的失误,影响预制构件安装尺寸的偏差的问题;然后就是企业对外引进装配式建筑专业人士,在企业内部加大专业人才的影响力,带动其他非装配式建筑工人对装配式建筑产生更大的兴趣;最后就是预制结构安装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经常性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技术,避免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构件偏差。

3.2 层数、高度、跨度限制

装配式建筑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受地震、结构气密性和水密性能力、吊装机器吊装高度等因素影响,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受到限制。国家《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中规定集装箱模块化建筑层数不可超过6层,高度不超过24m。从经济指标方面来说对高度、跨度限制有如下研究,国内装配式建筑高度为30.8m,柱截面为600×600mm时,跨度7.8m比较合理;高度为44.8m柱截面为800mm×800mm时,跨度9.0m比较合理。对于装配式模块化建筑在尺寸中的应用问题,有学者提出以下结构体系来解决装配式建筑在层数、高度上限制,即外框架、核心筒、剪力墙与预制构件模块结合。这种方法被国内大多数人接受,但也有学者从装配式建筑的高度上来设计,比如国家规范规定集装箱模块化建筑层数不可超过6层,然后该学者首先设计集装箱建筑高度为7层,重新采用新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与增加侧向辅助拉索想对比,经过一系列分析计算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4 结语

总的来说,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既定的建筑节能减排目标,建筑全寿命过程的低碳排放综合技术指标的一个有效且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惠.装配式建筑构件节点连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

[2]盛元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及防范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

[3]马道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安徽建筑,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