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思考

廖志坚

容县自然资源局 广西 5375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常住人口迅速增加,这就导致了城乡建设用地在供需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了粮食产量。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开始探索相关的解决对策,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耕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大幅度地缓解了城乡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实践表明,增减挂钩项目是当前国家耕地后备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现代社会耕地占补平衡能够在宏观层面进行有效的调控。下面,文章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展开思考。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思考

1增减挂钩的重要意义

1.1优化土地结构,保护耕地资源

通过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可以邮箱的将乡村的建设用地变更为耕地,提升农村耕种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此外,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的应用还可以将为开发的林地和原地开发为耕种土地,转变以往的土地结构。还可以应用增减挂钩对农耕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将碎片化的土地格局集中化,形成规模化农耕土地,有利于实现产业化的农业发展。

1.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城镇化发展

增减挂钩项目还能够对称象建设用地面积进行合理调整,对农村宅基地和其他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复垦增加耕地,在将节省下来的土地指标用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将城镇周边的荒废用地赚话费建设用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引导农村集中转移,促进村镇人口聚集,有效的节约了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

1.3实现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

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政府部门难以负担,土地是人们最大的财务,想要实现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通过双挂钩试点工作的开展,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土地的置换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级差地租得以实现。以有偿拍卖的方式处理城镇土地,用收益反哺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2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基本的权益没有保障

对增加挂钩项目区的建设,主要是由建新区以及拆旧区共同构成。其中对于拆旧区而言,在进行农村居民点以及宅基地进行拆除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补偿标准,同时落实程度也不足。在一些关键的宅基地等地区并没有落实好合理的标准进行补偿。针对于不同的区域内,相关机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甚至存在着一些政府机构实行土地财政的压低措施,这样就可以把结余资金投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当中。但是这样的做法会严重地损坏农民的权益,并且对于一些新建成的区域,也存在着建设不合理的情况,并没有考虑到当地农民的切身需求。在建设的新区当中,形成的住宅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建筑风格极为死板,不与当地的习俗相吻合。

2.2建设新拆旧项目区资金落实无法及时到位

现阶段在进行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数额,以对进行拆旧区和一些建新区的农户进行补偿,同时还需妥善处理好对一些还没有建成的地区内农户的安置,并在拆旧过程中做好土地的整理工作。因此在建新区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现阶段很多时候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保障资金的连续投入,使得其会由于资金问题而严重影响到项目的建设。并且在资金的源头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的政府进行资金的大规模供给,但是一旦出现资金链的断档,就会导致该项目的施工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还直接影响到了挂钩周转指标的归还速度。

2.3复垦后耕地质量问题频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这些收益是与政策实施的成果相关的,其中影响比较明显的就是土地复耕以后的土壤质量。如果土壤质量比较高,那么就会有很高的农作物产量,可以达到预期的收益,但是如果耕地土壤质量较差,那么就很难获得预期收益。很多地区在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时,主观地认为耕地复耕的数量就能够决定其效益,对于土壤质量考虑不够全面,从而在缺乏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然而,一些复耕后的土地质量较差,农作物产量不高,预期收益也无法达到。

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措施

3.1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增加挂钩的过程中,对于该区域内对农户的补偿问题,首先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具有较高实施度的补偿标准。为了更好地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机制,需要首先对当地的地价进行明确,之后再利用价格的信息建立起相关的地价体系。接着在对每一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土质、所在区域以及复耕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的考量,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同时在建新区的安置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其农户的个人意愿。同时在住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民俗性,这样就可以保障农户可以对建新区有一定的适应力,不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不适。并且,在进行农户的安置过程中,需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假如农户愿意在建成的安置区进行楼房化的安置,就可以采用以宅基地等面积的比例的进行兑换。同时如果农户期望在别的地方进行购房,则需要将建成的房屋反面进行资金换算的方式进行交付。

3.2拓宽项目区的资金供给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乡增减挂钩项目的落实,首先需要保障资金链的供应稳定,因此以现阶段政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供给方式并不能保障资金的稳定性,需要进行更加多元化的资金供给方式。首先,要依据制定的增减挂钩指标的相关单位进行建设用地的有效费用提交,之后再制定出挂钩资金的管理体制,从而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在另一种角度来看,还需要不断地对一些企业和个人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得资金可以投入到增减挂钩的建设当中,进行资金的聚拢,之后再将获取的资金进行统一的处置。同时还需要对土地的复垦以及建新区当中的农户进行妥善的安置,从而合理地安排资金的走向。还需要在建新区的地区中,作为备用的用地进行公开地出让之后,把土地的补偿金全部交由给企业以及个人的投资,从而在挂钩周转指标省行具有优先权。或者也可以由当地的企业以及个人所需要的用地与相关政府合作,进行联合开发建设,从而达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例如在一些城中村以及城郊位置的村落,可以进行股份制的优化升级。首先需要对集体土地以及一些农户的私人房产进行量化处理,使之全部构成股份公司,这样就可以将农户拥有的个人土地以及房屋财产都当做为股份进行入股,之后再合理地运用公司的经营方式来对村子进行改造,让政府部门对土地的出让金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进行优惠和补偿,从而积极地对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一些农户给予相关方面的教学和指导,促进农户都参与到该项目的建设当中,提升资金的供给规模以及途径。

3.3多渠道提高新增耕地质量

一是实行指标价格与耕地质量等别挂钩措施,拉大交易价格梯度,防止恶性追求耕地面积;二是强化思维意识转变,以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为基准,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督和保护机制,将新增耕地质量纳入阶段性考核计划;三是严格控制耕地细碎化程度,按照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进行地块划分;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水平,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提高耕作层厚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矿用地复垦项目注重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在推行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农户的重要性,从而从政策的落实以及相关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保护好农户的基本权益,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推动对农户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现实意义探讨[J].中国市场,2019(26):24-25.

[2]王小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存在不足点及改进[J].建材与装饰,2019(24):118-119.

[3]罗建华.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问题研究——以柳州市柳南区四合村红庙屯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19(08):70-73.

[4]王湘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3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