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00K提速道岔故障模式分析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S700K提速道岔故障模式分析及处理

韩京州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S700K交流电动转辙机是我国高速铁路中常用的道岔转换设备,对维持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线路运输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其在使用中出现的异常状态,进行及时的检测、识别、分类及处理,可以将提速道岔故障对列车运行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有效减少维修的经济成本。本文针对S700K提速道岔常见的故障模式总结,根据道岔的故障现象得出其故障原因,对故障点进行判断并给出故障处理意见,为现场维护人员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S700K交流电动转辙机;高速铁路道岔;故障模式

S700K高速铁路提速道岔中常见故障可以分为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两类。电气故障主要指道岔控制电路故障,机械故障则包括轨道机械故障和轨旁设备机械故障,本文以轨旁设备机械故障作为主要讨论对象。

1 电气故障

图1为S700K高速铁路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图。由图可知,道岔控制电路分为室内电路和室外电路,则其故障类型可以对应划分为室内控制电路故障和室外控制电路故障。

5ffe6718cfc18_html_8eb9dec3b76d3748.gif

图1 S700K高速铁路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图

1.1室内控制电路故障

道岔室内控制电路主要包含道岔第一启动继电器1DQJ和道岔第二启动继电器2DQJ,定位表示继电器DBJ及反位表示继电器FBJ。其发生故障原因与上述继电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1DQJ不励磁、2DQJ未转极和1DQJ未自闭三种类型。

1.1.1 1DQJ不励磁

故障现象:道岔动作电路不动作,控制台道岔表示灯常亮。

故障原因:

(1)锁闭继电器SJ出现故障:插接不良、突然失磁落下或定位接点接触不良;(2)道岔操纵按钮CA定位接点接触不良;(3)1DQJ励磁线圈短线或插接不良。(4)道岔定位操纵继电器DCJ及反位操纵继电器FCJ插接不良或其前接点接触不良;(5)电路中其他元件断路;(6)车务人员操作失误,办理了人工锁闭。

故障处理:(1)选路操纵道岔时表示灯熄灭,单独操纵道岔时表示灯状态不变:故障点大致出现在按钮继电器AJ的12接点至方向电源KF-ZFJ的线路之间。(2)单独操纵道岔时表示灯熄灭,选路操纵道岔时表示灯状态不变:故障点大致出现在AJ的13接点至负电源KF的线路之间。先用万用表的负表笔检测FCJ的61-62接点,观察是否存在24V直流电压。若存在,则故障原因未FCJ接点接触不良。若不存在,则需用万用表对组合侧面端子的06-1~06-4接点进行逐一检测,进一步查找缺少负电源KF或正电源KZ的原因。(3)单独及选路操纵道岔时表示灯状态均保持不变:故障点大致出现在AJ的11接点至KZ的线路之间。

1.1.2 2DQJ未转极

故障现象:在工作人员操纵道岔时,道岔表示灯灭灯后又重新点亮。

故障原因:(1)道岔第一启动复示继电器1DQJF接点接触不良或自身插接不良;(2)2DQJ插接不良或线圈断路;(3)其他元件断路。

故障处理:由于2DQJ转极与1DQJ是否能够励磁吸起密切相关,因此需综合考虑继电器断线故障、插接不良、反位转换接点31-32和41-42接触不良等问题。

1.2室外控制电路故障

室外控制电路故障包括三相交流电机反转及X1,X2,X3,X4,X5出现断线或混线故障。

1.2.1三相交流电机反转

故障现象:确认配线无误时,电机A10、A11配线颠倒。

故障原因:(1)三相交流电动机线圈的入口接线处的配线颠倒;(2)1DQJ或其复示继电器1DQJF之前的送电端配线错误。

故障处理:对配线进行重新检查,重新对电机进行配线。

1.2.2 X1断线故障

故障现象:道岔定位及反位皆无法操纵,且DBJ和FBJ都没有表示。

故障定位:测量 X1、X2之间的电压,查找是否存在电压和无电压之间的临界点,该点即为故障点。

故障处理:首先对X1、X2之间的电压进行测量,若交流电压为110V且不存在直流电压,再分别在X2、X3和X4 之间进行电压的测量。若此时交电压与直流电压皆不存在,且室外电缆盒内X1、X2和X3之间也检测不到任何电压,则可以确认为X1断线故障。

1.2.3 X2断线故障

故障现象:列车进站时,DBJ失去表示。

故障定位:与X1断线故障的定位方法相同。

故障处理:首先对X1、X2之间的电压进行测量,若交流电压为105V且不存在直流电压,再在X2和X3之间进行电压的测量。若仍满足上述条件,则对室外电缆盒内X1、X2之间的电压进行测量,若此时交电压与直流电压皆不存在,则可以确定该故障为X2断线故障。

X3断线故障与X2相同,由定位故障变为反位故障。

1.2.5 X4断线故障

故障现象:与X2断路故障相同。

故障定位:测量 X1、X4之间的电压,查找是否存在电压和无电压之间的临界点,该点即为故障点。

故障处理:先测量X

1、X2之间的电压,若交流电压为67V且直流电压为36V,再分别在X2与X4之间进行电压的测量。若既无交流电压也无直流电压存在,则对X1、X4之间的电压测量。若其测量的电压值与X1、X2之间的电压相等,则可判断该故障为X4断线故障。

1.3小结

对提速道岔的电气故障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对各类表示灯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故障点所在的大致位置进行推断,再运用万用表对线路的交流电压及直流电压进行检测,以缩小故障点的范围,最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

2 机械故障

道岔机械故障包括道岔转换不到位、道岔无法正常解锁、转辙机空转、转辙机未解锁、尖轨未密贴等故障。

2.1道岔转换不到位

故障现象:(1)对道岔进行操纵时,可以始终检测动作电流的存在;(2)道岔动作表示灯点亮一段时间后熄灭。

故障原因:(1)电机牵引力过大;(2)道岔机械卡阻。

故障处理:(1)道岔处于“四开”状态:检测基本轨及尖轨之间是否存在异物,道岔外锁闭装置是否存在机械卡阻现象,S700K转辙机中的滚珠丝杠是否与轴套分离;(2)锁闭块未回缩,导致道岔无法解锁:检查连接杆和检测杆是否存在卡阻现象;(3)锁闭装置无法锁闭或完全锁闭:检查尖轨是否密贴过紧,外锁闭装置是否存在磨损,滑床板是否缺油等;(4)检测杆缺口未到位,启动接点未断开:检查检测杆螺栓是否松动,叉形接口是否磨损,轨距及轨道间相对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2.2道岔无法正常解锁

故障现象:电机启动时,动作杆及表示杆运动受限。

故障原因:室内组合架中的保险丝发生熔断现象。

故障处理:检查转辙机内部的连接杆、检测杆、动作杆等器件是否存在卡阻现象,若存在,则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2.3转辙机未解锁

故障现象:三相交流电机空转。

故障原因:(1)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过紧;(2)摩擦带严重磨损。

故障处理:对尖轨位置进行调整,并更换摩擦带。

2.4尖轨未密贴

故障现象:(1)三相交流电动机空转;(2)锁闭装置已完成锁闭。

故障原因:(1)尖轨与基本轨间存在异物;(2)摩擦带严重磨损;

(3)密贴压力过小。

故障处理:检查尖轨与基本轨间是否有异物,更换磨损带,并对尖轨密贴压力进行调整。

2.5小结

对提速道岔机械故障进行分析时,应先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接着运用受力分析对故障的范围进行缩小,直到找到故障点为止,最后对故障进行及时的修复,防止故障恶化,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3. 结束语

本文对S700K高速铁路提速道岔故障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并给出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案,为高速铁路道岔的现场故障的检测、定位、分类及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快速、精确、及时的故障诊断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杨阳. 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在道岔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2]翟永强. 贝叶斯网络在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

[3]董玉峰. S700K转辙机控制电路故障自动分析与定位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4]肖家英.高铁S700K提速道岔故障现象分析与处置[J].科技资讯,2013(03):43-44.

[5]刘富刚.提速道岔电路中保护、切断继电器电路[J].科技传播,2013,5(09):1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