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2
/ 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张毅 闫菁

612501199109148974 610526198909244623

摘要: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立足于实际建设需求,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与水平,加强对连接处的施工管理,以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性,进而促进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

前沿: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是承载与传递载荷的关键部位,与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固性直接相关,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桥台、桥墩与桥梁等重点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以对其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规避。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易出现问题

1.1搭板结构形式

从大量的道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连接部位极易存在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而引发桥头跳车的危害。为防止这一问题出现,应加强连接部分的质量控制,但有很多设计方案均不能保证连接部分的质量合格。对于连接部分的搭板设计来说,即使按照技术标准布置有搭板结构,在运营中还会导致桥头跳车的问题,甚至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导致搭板出现断裂等严重的质量缺陷。选择使用科学合理的搭板结构形式,可以使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分质量合格,整个工程的运行更具稳定性,还能实现刚度性能的过渡,使整个道桥工程的质量达标。但是搭板的使用存在较高的难度,需要设计人员多加注意,一旦设计方案不合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如果设计方案缺乏有效性,或者设计结构缺乏合理性,不但无法充分发挥出搭板应有的作用,还会导致搭板部分的压力过大,进而导致更加严重的质量问题。

1.2边坡防护不合理

从大量的道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可发现,有些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路堤沉降等缺陷。经深入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边坡防护效果较差,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水毁等质量缺陷。

从这个角度出发,道路桥梁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是关键性指标,为达到该标准,必须要在设计与施工中进行边坡防护质量的监督与控制。充分考虑到连接部分的具体状况,应采取有效的防护处理措施,同时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连接部分的质量监督管理,不能存在边坡防护不合理而出现台背路堤填土流失等缺陷,也会造成牢固性不足,进而造成了严重的路基沉降等质量缺陷。

1.3裂缝缺陷

综合考虑到桥梁的工程应用实际情况,裂缝问题的发生比较常见,同时也是最为严重的病害问题。如果道桥连接部分存在裂缝缺陷,会造成连接结构出现严重问题。裂缝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会导致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甚至还会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裂缝的出现与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存在联系,如水体侵蚀等。

2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原则

2.1设计重点

2.1.1台背回填

在台背回填应用条件下,设计连接处期间应当综合考虑连接处施工实情,包括地质条件、具体位置等。一般而言,填料配比应当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强度、压实等要求,同时将压缩、摩擦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应用该技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选择适宜的回填材料,在充分掌握影响施工的因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握沉降系数,如速率、幅度等。通过研究文献材料发现,实践中台背填料强度普遍高于30MPa,颗粒粒径最大不超过10cm,碎石抗风化性能高,路基压实度大于等于95%。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连接处强度,可以对路基进行设计,比如在路基上不加设水泥稳定面,在台背是平地的前提下,在连接处加设1:0.75斜坡,起到增强稳定性的作用。如果台背是陡坡,那么可以设计为开挖台阶,抑制变形问题。总之,台背回填设计是防范“跳车”的关键,设计人员应把防范“跳车”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2.1.2“搭板法”

“搭板法”节约资源、经济,广泛应用于路桥连接处施工中,具有积极作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重视保证搭板设计科学、合理,设计需要保证连接处沉降问题不会因设计问题引起,能够达到质量要求,从根源上防范道路安全事故。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前应当进行受力分析,可以采用简支梁方法计算搭板长度。搭板末端设计工作需要结合施工实情,增添变厚式埋板,提高连接处稳定性与强度,保证施工质量。

2.2施工要点及具体要求

2.2.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连接处施工前期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应当结合施工实际需要准备好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加强组织管理。比如说,选择适宜的填料,依据施工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一般而言,应当准备强度高、透气性能好的材料用于填充,例如,矿渣、砾石等。禁止应用树根、生活垃圾填充。另外,还可以准备轻质材料,例如,EPS泡沫、粉煤灰等,这些材料能够满足荷载要求,也较普通材料的性能强,具有高应用价值。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应当仔细分析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材料性能、设备状态等情况,进行搭板结构刚度计算,对影响连接处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地方,以保证连接处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2.2.2确保技术交底工作进行

确保连接处质量达标,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要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要求,便于在施工期间做好相应的把控。如果连接处施工期间引进了新技术、新材料,继而施工难度提高,就需要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施工技术。施工期间,严格依据施工图纸施工,防范质量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3台背回填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台背回填压实,该环节施工质量不但会影响连接处质量,对整体工程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台背回填压实能够有效防范“跳车”现象,但是该环节施工因其施工位置为连接处,施工难度较高,施工中必须做好各项参数控制工作,保证压路机准确施工,防止影响道路路面平整性,达不到压实效果。施工单位借鉴下述方案:控制好路面材料厚度,各个层次相互间压实度应当大于等于95%,材料粒径应当小于等于5cm。如果施工空间十分狭窄,难以使用大型设备,则可以选用小型设备分层压实,若有必要还可以结合人工压实施工,保证整体质量,同时使得台背回填处能够满足连接处质量要求,降低沉降值。监理人员必须密切监管各个环节,提高连接处施工质量。

2.2.4防范裂缝问题

施工期间应用达标材料有利于防止出现严重裂缝问题,依照设计采购高质量材料,要易压实且具有良好透水性。使用小型设备施工,小型设备具有灵活、可控性高的优势,但是容易出现偏差且作用力较小,在应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既要满足压实要求,又要避免因压力过大出现裂缝,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从细节出发,防范裂缝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也能同时够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路桥施工企业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掌握城市桥梁施工技术,以最大化的提高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水平,在促进城市桥梁施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助推企业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娟. 试述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20, 018(001):267.

[2]姚玉祥.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 名城绘, 2020, 000(003):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