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研究

左春平

云南省泸水市六库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3199

摘要: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山区而言,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山区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进行探究,并给出了应用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资源在各个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地域虽说十分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十分匮乏。灌溉是农事活动中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健康生长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山区,经常会出现干旱灾害,需要节约水资源,合理灌溉,所以不断优化农田灌溉方式十分必要[1]。从目前情况了解到,在很多地方山区的农田灌溉技术不合理,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快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不断提升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1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1.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通常是在野外田间安装洒水喷头并对注入量进行控制,以便洒水喷头可以在农田中均匀地洒水。在喷灌技术水是利用管道供应水分,管道的密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如果管道完好,则不会有浪费与渗漏的情况。此外,由于喷灌技术应用过程中水资源的分配相对均匀,因此还可以确保各田间地块之间的作物生长水平保持相同状况,并提升水资源的使用率。喷灌技术优势还有:管道铺设面积小,施工操作方便,花费的人工成本低,对提高农业产量具有显著作用,所以该技术深受广大农户的青睐。但是,这项技术也有某些缺点。例如,在洒水灌溉过程中,洒水灌溉方向有时候也会受到风的影响,管道、洒水喷头使用期间容易出现损坏,维护工作繁重。

1.2滴灌技术

滴灌通常是将滴头均匀地铺在毛管上,即管道的最后阶段,或选择滴管带把水流压缩成小溪,以达到灌溉目的,并确保土壤水分的含量。一般而言,滴灌可分为地表滴灌与地下滴灌两类。地表滴管是指滴头和毛管在地面上的布置,滴灌流量一般设置在0.8 L / h至12L / h范围内;地下滴管是指将滴管和毛管分别在地下敷设,深度大概为30-40厘米。滴头是滴灌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应满足以下条件:(1)滴头出口的最小流量应不小于2L,最大流量应不大于8L,所选滴头的直径应不超过2mm。在构建滴头流道的时候,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应对其精度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流道差,并确保滴头正常排水。(2)为了使滴头流量减小,压力降低,必须对水流通道的横截面尺寸进行有效把控,通常应保持在0.3〜1.0mm范围内[2]

1.3渗灌技术

渗透灌溉技术主要利用埋在地下的可渗透管(或缸罐)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的土壤。 由于此技术可以使土壤保持不饱和状态,所以可以节水,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水、空气以及热能协调环境,以确保作物实现高产丰收。渗灌技术可以节约水力资源,提升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但是此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润湿不均; 水或土壤中盐分过多会导致盐分回流。检修与维护埋入式渗灌系统比较困难,采用渗灌时需要严格控制水质。过滤时,还需要经常冲洗排污,并应进行化学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年限[3]

1.4渠道防渗技术

沟涵土渠运水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关键部分,而渠道防渗技术就是沟渠渠技术的完善。为了减少渠道运输中的水资源浪费和渗漏。可以根据山区具体的情况,挑选有关渠道防漏材料,并使用干砌、砂浆砌筑等材料来加固沟渠,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增强水资源的使用率,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1.5雨水集蓄技术

雨水集蓄主要是在工程使用过程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当农田缺水需要灌溉时,将所蓄积的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这是农田灌溉的一种可靠途径。此外,在干旱季节还能够补充人畜用水,这比较适宜于季节性缺水的地区。雨水集蓄技术的运用能够适当改变农民的种植方式,防止因用水不当而造成水土流失,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1.6地膜穴灌技术

地膜穴灌技术是基于抗旱坐水种植为前提的。在作物播种之后把地膜覆盖上。在农作物的幼苗要和覆盖膜接触时,把覆盖膜切割成十字形。 当农作物幼苗长出覆盖膜时,播种坑可以扩大到灌溉孔,即地膜集流穴。 通过这个集流穴,可以将自然降水过程中落到覆盖膜其他部分的雨水收集在一起,还能够根据植物的大小手动将1至3kg水倒入每个孔中。 采用这种集膜孔灌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适当增加地温,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促进农作物的早熟以实现高产。

2山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1充分思量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起步较晚,有些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它还会受到地方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从而带来不同的灌溉效益[4]。例如,某山区气候比较湿润,采取的节水灌溉技术较好。但是,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技术与经济的对比分析,确保农田耕地的规范化统一管理,为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建设给予可靠条件。此外,由于有些山区耕地规模很大,灌溉需求比较大,有必要注意实际灌溉、节水成效和技术成本,选择最理想的节水措施,满足山区农业生产需求,以取得良好的农业经济效益。

2.2 因地制宜应用节水技术

由地区的不同,所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也有所差异。所以,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不可以盲目借鉴其他区域的建设模式,应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节水技术。例如,某地主要结合马铃薯作物的生长需求采取喷灌技术,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3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建议

3.1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

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农业灌溉用水应该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状况下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业灌溉就需要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所以,各个地区均需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大众的节水意识,增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关注度,创建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环境。

3.2科学部署节水灌溉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起着极关键的作用。在进行标准化设计时,有必要严格要求规划设计人员仔细对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野外情况进行勘察,并且剖析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因素,获取科学准确的资料,为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规划提供重要指导依据,确保节水灌溉工程满足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作用。

4结语

总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产出效益,较好地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种植结构的科学调整、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在今后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渠道防渗技术、雨水集蓄技术、地膜穴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孙学平,张卫兵.论农田节水重要技术——灌溉节水技术[J].北京农业,2012,(21)

[2]何凡,侯开云.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研究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

[3]程云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 (下半月),2014.

[4]刘波.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作者简介:左春平(1980.08),男,傈僳族,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人,本科学历,水利水保工程师,从事农村饮水与农田水利工作。